首屆“象有引力”綠色社區嘉年華在上海成功舉辦
2019-07-0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2019年6月30日,首屆“象有引力”綠色社區嘉年華在上海活力102成功舉辦。該活動由萬科公益基金會與恩派公益聯合主辦,分為內場和外場同步進行,內場重點分享社區建設各類研究成果,探討社區建設與建設者培育的發展方向和未來趨勢,旨在促進不同類型社區建設者的對話和交流;外場引入了各類社區服務組織,通過開展包括美好社區繪畫、社區市集、兒童安全游戲、社區行動桌游等各類體驗式活動,讓社區居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活動共吸引了包括街道社區干部、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學界專家學者、社區居民等數百位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真正實現多元主體共同推動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形成。
一場夏雨洗去了上海連日的悶熱,卻無法降低社區建設者及居民的熱情,本次“象有引力”綠色社區嘉年華于仲夏六月在陸家嘴舉行,吸引了來自上海及周邊地區社區建設者及居民的參與,現場反應熱烈,座無虛席。
大咖云集,共同探討社區建設新方向
主辦方代表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女士和恩派公益副主任丁立女士進行了開場致辭。
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女士在致辭中簡單介紹了萬科公益基金會的可持續社區的發展戰略,也提到在過往萬科公益基金會社區廢棄物管理項目的實踐中發現社區建設者的培育和支持對于諸如垃圾分類這樣的社區問題的解決非常重要。萬科公益基金會希望與恩派在社區建設者培育支持計劃上的合作,能夠支持更多的社區利益相關方參與到社區建設的工作中,發揮更大的成效。
恩派公益副主任丁立女士在致辭中,從垃圾分類的現象談到恩派公益的發展歷程,并由中探討社區建設的主體是社區居民,社區建設離不開政府及專業組織的推動。恩派作為全國性的公益組織,結合自身經驗和知識儲備,打造社區建設交流平臺,通過線上線下同步協作建立平衡信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
活動中,“社區治理活力指標體系”的發布,引起現場各方極大關注。該指標體系圍繞基礎條件和內在活力2大維度,從設施環境、民生服務、治理機制、居民素養、社區連接力、社區信任力以及社區行動力共7類指標刻畫美好社區全貌,為城市社區建設提供了一條量化可測的路徑支撐,為各類社區服務的精準化和精細化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在社區建設者TALK環節中,不同類型的社區建設者們基于各自的實踐體悟,分享自身的經驗與故事,共同探討社區發展建設新方向。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第五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立人先生以“百姓百心”為主題,闡述社區居民和社區組織敞開心扉看待社區和社會問題,放開自己的思想,傾聽對方的想法,共同建設美好社區。社區骨干代表故事媽媽黃巧嫻女士以“我送你玫瑰,你送我什么呢?”作為主題,闡述全民閱讀的影響和作用,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有書的地方充滿詩意與遠方。環保先鋒機構創始人馬保虎先生以“你是什么垃圾?”作為主題,以培育綠色公民、改善生活環境作為目標目標,表達了垃圾分類需要創新和堅持,才能做得更好。杭州同心圓志愿者聯盟發起人王穎女士以“一場‘秀’的十年之約”作為主題,闡明建立良好的公益生態,讓我們的社區、社會一天天變的明亮起來。
活動上,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女士和恩派公益副主任丁立女士共同宣布社區建設這學院成立,并為兩位講師代表馬西恒先生和何巳剛先生頒發學院專家講師聘書。
多元主題活動,打造紛呈嘉年華
同時,本次嘉年華倡導綠色環保,全程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現場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并手把手教學如何簡易快速的進行垃圾分類,積極響應和推動垃圾分類的號召。
陸家嘴附近社區的居民們也走出家門,參與到嘉年華的外場各類活動中,通過主題游戲、親子互動、環保集市等板塊,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系,為共建、共創美好社區奠定扎實的基礎。
培育社區建設者,共建美好社區
本次活動是由萬科公益基金會資助,恩派公益執行推進的“社區建設者培育支持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該計劃致力于社區建設者培育支持體系的構建,通過探索可復制推廣的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和實踐,提升社區建設者賦能體系的系統性,萃取社區建設者實踐經驗,促進不同類型社區建設者的對話和交流,為社區營造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的人才支撐。
自2018年10月開展至今,已培育了社區建設者上千名,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后續,本計劃將圍繞著社區建設者學院的建設,構建各類主體的學習及發展網絡,為更多社區建設者們提供最有效的支持,推進共治、共建、共享的美好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