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體育公益白皮書》發布:展望中國體育公益發展之路
2019-09-1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文梅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全民道德文化素質不斷提升,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蓬勃發展。“體育+公益”是一個新型的發展業態,體育公益的價值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第五個99公益日到來之際,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基金會中心網,共同發布《2018中國體育公益白皮書》。
在白皮書的撰寫期間,中心的研究人員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深入了解公益及體育公益的發展歷程;舉行了多次學術研討會,構建白皮書的研究框架;攜手英邁體育等專業團隊,廣泛搜尋國內外的體育公益案例,并邀請基金會中心網提供數據支撐,以期呈現出一份全面、客觀、生動的報告。
本報告介紹了體育公益的定義及內涵,梳理了有關的文獻資料,分析了英國和美國這兩個具有代表性國家的體育公益發展情況;運用了縱向分析、橫向分析、案例研究、對比研究的方法,對中國的體育公益活動進行了創新性分類。其中,從捐贈形式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直輸資源類(Commonweal of Sports)和間接捐贈類(Commonweal through Sports)。直輸資源,顧名思義,就是直接輸送體育資源,依托體育做體育的公益,如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筑夢想·益起來”青島啤酒體育公益計劃;間接捐贈,則是指依托體育資源,實現特定的公益目標,即以體育為媒介,通過體育做其它領域的公益,如蘇寧集團“益起走·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動”、支付寶螞蟻森林的行走捐公益項目。直輸資源類主要包括體育設施建設、體育文化宣傳、體育人才培養、運動員支持;間接捐贈類主要包括特殊群體支持、轉移捐贈。報告總結了中國體育公益的發展現狀、優勢和特點、困難和挑戰;最后從政府、公益組織、項目的層面提出了對策與建議。
體育公益是為促進社會中各項體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及再利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而進行的公益行為?;饡行木W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3月6日,全國一共有7201家基金會,其中的體育基金會有74家,僅占全國基金會總數的1%。1986年10月30日,第一家體育基金會——四川省發展職工體育基金會成立以來,體育基金會數量保持緩慢增加;在2010前的24年間,保持每年平均增長1家;2010年后的9年間,每年平均增長5家。
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體育公益活動迅速興起,政府加強了對體育事業、體育產業的重視,各類公益賽事競相舉辦,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公益活動,企業也加大了社會公益中的體育投入,特別是與體育產業相關的企業對公益支持力度持續提升。但是媒體傳播力度不夠、體育公益公眾認知度低、體育公益的明星效應影響力有限、學界中體育公益的研究缺乏等一系列問題的客觀存在,都說明了中國體育公益的發展和成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體育公益是公益范疇中一個獨特的分支,研究體育公益不僅能更好地整合資源、發揮價值,還能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進步,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為此,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攜手基金會中心網,共同發布《2018中國體育公益白皮書》,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關注體育公益,支持體育公益。
本報告分為上下兩篇,于今明兩日連續發布,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公眾號、基金會中心網公眾號和基金會中心網官網首頁提供下載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