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2019年10月30日,在第三屆海洋公益論壇上,北京慈海生態環保公益基金會與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和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智繪自然·海洋垃圾監測平臺」。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主任劉永龍介紹項目背景
發布會上,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趙博韜先生詳細介紹了智繪自然·海洋垃圾監測平臺。海洋垃圾監測平臺立足于數據系統,是一款可對海洋垃圾分類、數量、重量、品牌等進行統計和分析的軟件產品。該產品直擊當前民間海洋垃圾監測領域人工記錄造成的效率低、成本高、數據不易保存等諸多痛點,切實改善當前民間海洋垃圾監測的現狀,促進海洋垃圾監測數據采集與分析的高效化、便攜化。與此同時,海洋垃圾監測平臺的發布也將為公眾參與海洋垃圾治理提供簡單、便捷的通道。
趙博韜向大家介紹海洋垃圾數據監測平臺
在海洋垃圾泛濫的今天,海洋垃圾數據對海洋垃圾的研究與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慈海生態環保公益基金會以保護自然資源,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為宗旨,生態行動信息化支持是其重要戰略之一,支持運用科技手段來守護大自然。基于共同目標,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慈海基金會與上海仁渡及新智感科技合力開發中國海洋垃圾數據平臺,旨在建成開放采集、匯總、分析和分享海洋垃圾數據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匯聚更多的力量參與到海洋垃圾監測與治理中來,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海洋垃圾治理解決方案,減少入海垃圾,還大海以潔凈。
海洋垃圾現狀不容樂觀
現階段,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將利用海洋垃圾監測平臺收集到的監測數據分析形成海灘垃圾監測數據報告。仁渡海洋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海洋垃圾議題,以垃圾清理、監測與研究為主。仁渡海洋“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項目于2014年正式啟動,項目通過嚴苛的選址布點在全國沿海設置海灘垃圾監測點,每單月月底,各監測點統一執行海灘垃圾監測,進行數據統計匯總,來分析和監測中國海灘垃圾狀況。截止2019年,已在全國沿海36個城市已經設立58個監測點。
志愿者試用海洋垃圾監測平臺系統
海洋垃圾監測平臺發布后,全國現有的58個監測點將使用監測平臺系統進行海灘垃圾數據的收集、統計和分析。隨著海洋垃圾監測平臺的廣泛使用及各利益相關方的關注,監測點將繼續擴充。未來,監測平臺數據系統也將面向西北太平洋等區域海洋環境合作機制建設及全球海洋垃圾伙伴關系區域節點平臺建設,推動區域海洋垃圾的研究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