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榮獲第十屆“中華環境獎”
2019-11-1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11月14日,第十屆“中華環境獎”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本屆評選活動以“生態興則文明興”為主題,在城鎮環境、環境管理、企業環保、生態保護、環保宣教等五個方面評選出23個獲獎單位及個人。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以下簡稱“環保院”)獲得企業環保類獎項。據介紹,“中華環境獎”始于2000年,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最高的社會公益性獎勵。
此次獲獎的環保院成立于1980年,為原電力部直屬的全國電力行業唯一專門從事電力環境保護研究與開發的科研機構,2001年底轉制為國有高科技企業,2002年底進入中國國電集團公司,2017年底并入國家能源集團。借助自身技術優勢,環保院已經成為行業環保領跑者,同時主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持續為社會提供科普服務,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董事長朱法華(中)在第十屆“中華環境獎”頒獎典禮現場發言
據環保院董事長朱法華介紹,環保院擁有國家科技部“清潔高效燃煤發電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環保部“國家環境保護大氣物理模擬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火力發電節能減排與污染控制技術研發(實驗)中心”三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長期為政府制定政策與標準,為環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撐,為電力行業研發節能減排技術與裝備。
朱法華談到,40年來環保院見證和參與了中國電力環保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實現了清潔煤電引領世界。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環保院除為電力行業提供技術支持外,還主持制定了40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了火電行業的污染防治與排放要求,指導污染防治技術的發展方向,引領我國工業污染源的治理,“為我國大氣環境改善做出了突出貢獻,真正實現了服務社會、回饋社會”。
在依靠技術造福社會的同時,環保院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托三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以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電力行業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組織,持續投入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尤其在環境保護和環保知識理念宣傳等方面投入更為持續。

利用自身平臺、技術及資源優勢,環保院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
“我們充分利用實驗室科研平臺、儀器設備、科研成果等電力科普資源,面向公眾開展系列科普活動,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方式,面向大中小學等團體與公眾開放,普及環保知識。此外,我們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以‘開放、流動、聯合、競爭’運行機制為原則,面向高校與企業每年設立多項開放課題,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時也為社會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朱法華談到。
據了解,除了開展“環保知識送課堂”“節能環保進小區”“文明街區我先行”等系列公益行動,環保院還主動建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活動,如扶貧濟困、捐資賑災、捐資助學等,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此外,結合技術優勢,環保院還無償為貧困地區開展環境檢測,在經濟及健康等方面為貧困地區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面向學生開展科普活動
朱法華告訴記者,“環保院從事的是環保事業,環保事業本身就有很強的社會性,所以我們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效益,希望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傳統的公益項目及活動往往比較單一且不可持續,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環保院希望做得更加深入持久,實實在在造福當地。”
在談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及未來在社會公益方面的規劃時,朱法華表示,“環保院不僅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更是一家中央企業,應該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此前我們開展了一些公益活動,但我覺得還不夠。今后,我們將發動全體員工繼續努力,開展更多公益活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我們將充分發揮環保院的長處與特點,結合精準脫貧,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讓更多公眾理解‘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