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雪弢
近年來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問題已成為輿論的焦點。影響慈善組織透明度的原因有很多,業務主管部門對信息化工具使用不足、慈善組織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加強信息化建設迫在眉睫。
竇玉沛表示,綜合慈善事業發展的國際經驗和各地的實踐探索來看,慈善信息平臺是推進慈善信息化建設、提升慈善透明度的重要抓手和關鍵載體。一個統一開放、功能完備的慈善信息平臺,既可以實現捐贈者、慈善組織、受助者、社會公眾的信息對稱,提高慈善組織透明度,提升慈善資源配置效率;還可以對慈善組織的機構、財務和業務等信息進行動態監測和管理,實現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有機結合,提高政府監管水平。因此,他提出,要把建設慈善信息平臺作為一項基本公共服務來謀劃和推進。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打造集求助、救助和捐贈信息于一體的區域性慈善信息平臺,實現慈善信息的全面公開和慈善資源的有效對接。
竇玉沛指出,要做好對中國慈善信息平臺的推廣和應用。目前該平臺由民政部委托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開發,目前已基本具備了信息發布、報送與統計、信息查詢與共享、輿情監測、數據庫管理、宣傳推廣等功能。
竇玉沛強調,要做好對信息平臺運行效果的分析和評估。不管是政府部門自己建設的信息平臺,還是交由社會組織運行的信息平臺,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慈善事業的透明度。因此,要把慈善組織是否認可、社會公眾是否滿意、政府部門是否趁手,作為衡量信息平臺運行效果的指標。要注重通過學術機構或其他社會組織對平臺的運行狀況進行分析和評估。
據了解,“中國公益慈善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于2011年啟動,為期三年,培訓對象以公益慈善業務主管部門領導及公益慈善組織管理者為主,目標是培養創新型公益人才、慈善專業人才。
(本報記者 張雪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