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在來社區之前,張金彪是妙峰山鎮的一名村官,2009年,他來到增產路東區社區,成為社區工作者。在工作中,他虛心向同事們學習,多聽多問,請教工作方法。在生活中,他視居民為自己的親人、朋友,熱心幫助每一位居民,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經過短短一年的鍛煉,他就擔起了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重擔。工作中他充分利用自己高校畢業生的所學之長,將社區綜治工作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使社區治安工作更加規范化、專業化。工作中,他接觸到社區的一名吸毒人員——陳忠利。自從陳忠利刑滿釋放回到社區后,家里人視他為包袱無人理睬。冬天他居住在一間沒有暖氣且不足10平米的小平房里。雖然家人放棄了他,但社區沒有放棄,為了幫他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張金彪時常去小房內看望他,與他聊天,并給他送去了生活用品。當他生病下不了床的時候,每天中午張金彪給他送去一份熱氣騰騰的午飯。由于長期吃藥,陳忠利有嚴重的幻聽幻想的癥狀,2012年8月,實在受不了折磨的他找到張金彪,訴說痛苦,情緒激動。看到他痛苦的樣子,張金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急忙找到社區民警,將陳的情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匯報,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幫他找一家精神病醫院進行治療。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終于為他申請了資金并聯系了回龍觀醫院進行全面的治療。當把他送到醫院,張金彪心中的一塊石頭,也終于落了地。
在每年的全國兩會期間、祖國六十年大慶期間、十八大期間,張金彪積極組建社區巡邏值班隊伍、安全維穩信息員隊伍、消防志愿者隊伍、市民勸導隊等涉及社區安全穩定的各方面專業隊伍,為社區安全穩定的有效維護奠定了牢靠的基礎。在每逢重要時期和重大節假日期間,他主動放棄休息,加班加點,以“下先手棋,打主動仗”的工作目標,提前排查社區內的隱患,并及時解決、上報,完全實現了社區內“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秩序和諧、環境穩定”的創安目標。(王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