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劉茜茜
2月22日下午,大愛清塵“塵肺病救助對策探討及地方經驗分享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的嘉賓就塵肺病的救助對策進行了討論。各位嘉賓呼吁中央政府建立塵肺病救助基金以推動塵肺病的救助工作。
塵肺病是一種職業病,但又不同于其他職業病。許多塵肺病患者因為無法證實自己的勞動關系而得不到救治,看不到生的希望。這些塵肺病患者參加經濟建設,為企業勞動,給企業創造了價值,企業向國家交了稅,是給國家作出了貢獻的。大愛清塵管委、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戴春認為,“政府應擔負起塵肺病救助的主體責任”。
來自十堰、樂山、水富、仁懷的地方代表分享了這四個地區塵肺病救助的成功經驗,這四個地區之所以能夠成功,有兩方面的原因:一,當地政府有一定的財力,二,該地區的塵肺病患者的數量不多,所需救助的資金還在當地政府的承受范圍之內。但是像湖南這種塵肺病患者大量集中的地區,當地政府是不可能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全部救助的。
截至2011年底,全國累計報告塵肺病702942例,占全國報告職業病的九成,病死率高達22.04%。據2013年9月份衛計委公布的數據,僅2012年中國新增塵肺病人就達到24000多人。,大愛清塵的發起人王克勤提供了一組數字,給一個農民提供一萬人民幣洗雙肺盥洗手術成本,那六百萬人就需要六百億。要對塵肺病患者進行醫療、生活基本需要以及患者所在家庭包括患者子女上學的救助,每個人提供十萬人民幣,就需要六千億。沒有任何民間組織和NGO有這樣的籌款能力和運作能力,所以由中央政府建立塵肺病救助基金是十分必要的。
塵肺病救助基金如何建立?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所所長常凱認為,首先政府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大愛清塵等相關的NGO組織要推動中央政府關注這個問題,推動中央政府進行全國性的塵肺病普查。其次,涉及塵肺病的企業也要繳納基金,承擔責任。再次,是社會的捐助。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中央政府對職業病救助的管理屬于分頭管理的方式,這就導致為了維護部門利益而不愿承擔責任的現象時有出現。因此常教授認為,中央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協調救助六百多萬塵肺病患者這樣一個大的問題。僅靠地方政府,尤其是塵肺病患者高發地帶的政府,是力所不能及的。
從國際上看,歐美國家的塵肺病問題都是通過立法遏制,由國家通盤解決。國際勞動組織和國際衛生組織在1995年成立了消除塵肺病行動,目標是在2030年在全球消除塵肺病,中國作為聯合國的成員國,也作為全球塵肺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對塵肺病進行救助是責任更是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