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 本報記者 高文興
我國收養工作堅持國內收養優先原則,每年內地收養登記也占登記總量的絕大多數,但受傳統收養觀念影響,國內收養需求多為健康、低齡兒童。據《南方都市報》去年底的調查顯示,96.46%的受訪者都不愿意領養中輕度殘疾小孩。
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境外家庭收養的孩子大多數為殘障和大齡等特需兒童,據新華社兩年前發布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這部分兒童能占到境外家庭收養兒童總數的七成以上。據2013年初的公開報道顯示,當時民政部統計出的被外國人收養的孤殘兒童就已超出10萬名。
國外家庭之所以愿意收養在生理上有障礙的孤兒,除了觀念的不同外,在政策上我們也能看到其原因所在。根據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外國人在中國收養子女須符合的條件中有這樣三條:無子女、年滿三十周歲、只能收養一名子女。但如果收養的是殘疾兒童則不受這三條限制。
而在政策實施中,不少機構也實際首選外國人作為收養方,國內收養人甚至很難參與其中。中國收養中心于2007年7月份開始執行的一項政策中更明確指出:對外國收養申請文件要采取“優先辦理”。
此外,國內家庭未經過民政部門登記手續,但客觀已經形成事實撫養的案例數量正在呈上升趨勢。這些被“私自收養”的未成年人在落戶、入學、繼承等方面的合法權益也因此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這些不便也阻擋了不少情況下有意收養人士的愛心。
為此,有專家建議放寬領養條件、優化領養政策,并對領養孤殘兒童者給予適當補助。但是否因此國內的失獨家庭及愛心人士就能夠愿意收養孤殘兒童?為此,《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問卷網和鳳凰公益發起本期“益調查”:你愿意收養孤殘兒童嗎?
本期問卷于7月16日10時發布,截止到7月20日10時,共有1059名網友參與調查。調查顯示,超一半(55.05%)網友有意愿收養生理上有輕度缺陷的孤兒,這其中的三分之二受訪者偏向于收養有輕度身體障礙的孤兒,另三分之一愿意收養有輕度智力障礙的孤兒。而被問及不愿意收養孤殘兒童的愿意時,一半網友認為自己無能力支付他們在醫療和特殊照料方面的費用,四分之一網友受傳統觀念影響,另四分之一網友止步于殘障人士在入學就業方面的壓力。
在談到解決社會孤殘兒童的問題上,四個選項的分布較為平均,三成網友(30.88%)認為要從根本上減少殘障兒童的出生數量,需要“加強對新婚夫婦的產檢和優生優育方面的知識傳播”,四分之一的(25.31%)網友認為“政府與公益機構”應該完全擔負起這類兒童的養育工作,23.51%的網友認為應從政策上給予領養家庭以幫助,二成(20.30%)網友則認為應給予孤殘兒童血緣上的家庭以幫扶,從而減少拋棄現象。
網友留言:
@廖睿:政府應該履行責任,管好每一個孤兒的吃住學習,這是政府道義上、法律上的責任。同時,應盡快修改《收養法》有關規定,讓有能力的公民能合法收養孤殘兒童。
@Lisa_LIAO:收養以及醫治一個孩子不是光憑愛心就可以實現。
@kevinbeechan:這個是個社會問題。現在有多少人不愿意養兩個小孩,還有多少人不愿意要小孩,不是不喜歡,是在國內養的成本太高,養不起。特別在上海,就算養也想養個女孩,因為負擔小啊。
@wangsha518:我真想去領養個孩子,但是老公不想讓領養,家人還是希望我自己生。
截至2015年7月20日10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