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媒體的價值越來越被社會認可。如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公益的踐行者,同時擔任起傳播者的重任。社交媒體傳播為公益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助力。
目前微博已有近3000家公益機構用戶和2.6萬個公益個人用戶,他們已構成了中國公益新媒體的中堅力量,更是新時代公益發展的基石。
2016年3月30日,@微公益 誠邀公益新媒體傳播官、行業專家、公益人士、企業代表參與微公益傳播沙龍,以務實、創新、分享的專業態度探討未來發展,促進多向交流,建立美好公益傳播生態。
藍V代表爭相分享新媒體公益的傳播經驗
微博熱點運營負責人周子輝
中央電視臺新媒體新聞部主編李偉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媒體與活動部經理吳楠
青年電影制片廠導演喬喬
北京血友之家罕見病關愛中心理事長關濤
據統計,此次共有60余家機構參與了2016年中國公益新媒體“藍V沙龍”。活動現場,微博熱點運營負責人周子輝首先介紹微博如何推動公益的發展,強調“公益傳播美好,而微博就是把這個美好傳播得更廣更深的平臺”。中央電視臺新媒體新聞部主編李偉分享了微博公益策劃的成功案例,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傳播的是一個公益的意識,通過科學傳播,讓大家愛上做公益”。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媒體與活動部經理吳楠就剛剛結束的2016年#地球一小時#新媒體傳播的技巧做了簡要分析, “新媒體傳播最大的效果是能讓更多的人真正參與到活動中,真正實現節能效果”。另外,青年電影制片廠導演喬喬和北京血友之家罕見病關愛中心理事長關濤也都分別分享了各自領域的新媒體傳播經驗,讓在場藍V獲益匪淺。
8家藍V首獲“中國公益指數新媒體傳播獎”
此次“藍V沙龍”一并表彰了過去3個月來在新媒體公益領域做出卓越成就或有飛躍發展的8家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倡導#公共場所建母嬰室#;@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春節期間#一起9加1#;@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發起幫助山區女童的#春蕾午餐#;@中國慈善聯合會 攜手@公益時報 一起專業#解讀慈善法#;@蓋茨基金會 發出#蓋茨年信#說出《我們想有的兩個超能力》;@CGF-保護自然 聯手明星粉絲加入#我為千璽種棵樹#;@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成功舉辦2016年#地球一小時#。此外,@中國公益研究院 作為專業公益學術單位,為#解讀慈善法#等諸多公益話題提供了寶貴的意見與支持,獲得“中國公益新媒體特別貢獻獎”。
中國公益指數產品發布暨中國公益新媒體聯盟成立
中國公益指數是評估公益類認證用戶(包括機構、企業、媒體等設立的公益賬號,以及公益人士賬號)微博參與能力的新媒體產品。其將按照日、周、月三個自然單位生成三類周期性榜單,計分規則將包括原創博文數、原創博文比例、原創長文數、長文總閱讀數、視頻數等多個指標。活動現場還啟動了“中國公益新媒體聯盟”,參會的60余家機構的微博傳播部門均加入了此聯盟,將繼續利用微博平臺為互聯網公益加油添彩。
中國公益指數榜
掃碼查閱中國公益指數榜
微博作為最具公眾影響力的社交媒體,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國公益事業傳播與發展,一系列全民公益活動在微博興起表明,微博融合了網絡互動、媒體傳播、社會輿論和公益行為的力量,讓越來越多的旁觀者變成活動參與者,從而讓公益成為一場流行運動。未來,微公益將繼續以“互聯網公益先行者”的姿態,幫助國內外公益機構,更好地利用微博平臺,建立良好的公益生態環境,傳播社會的正能量,用“公益傳播美好”!
關于微公益
致力于推進“以微博之力,讓世界更美”的新浪微公益平臺是一個基于新媒體、新技術的社會化公益傳播平臺。致力于持續整合新浪網和微博的傳播資源,深度挖掘微博里的名人明星、公益組織、愛心企業、地方政府、媒體電臺等賬號資源,把最透明、最可靠的項目信息呈現給愛心用戶,努力成為公益資訊最豐富的內容平臺,公益組織最忠實的勸募平臺,微博網友最信任的透明平臺,求助者和施助者最通暢的溝通平臺,通過不斷完善社會化參與、社會化激勵、社會化傳播、社會化監督等運營機制,逐步培育微博用戶理性健康的公益態度和行為習慣。
微公益作為凝聚善與愛的平臺,不強求少數人做很多,而是寄希望于每個人做一點點,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讓“微不足道”的付出通過每個自發個體,滲透到公益需求的每個角落,使越來越多的公益圍觀者成為公益參與和受益者;同時通過這個互助的平臺大幅度地降低參與成本,促進公益的公開、透明,實現網友互助,將求助者、愛心網友、公益機構等資源進行整合,打造一條從項目發起、信息核實到實際救助的完整生態鏈,以高效、便捷、透明的運作機制,降低用戶參與公益的門檻,讓所有微博用戶都能隨手參與公益,推動微公益進入“全民公益”時代。
媒體垂詢
微博-內容運營部-微公益
陳璐露
電話:010 – 60618814
Email:lulu4@staff.weib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