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對于英國民間組織來說,英國脫離歐盟是相當冒險的行為,尤其是考量到脫歐后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這包含沖擊資金的直接影響,和長期金融波動帶來的間接影響。
就直接資助來看,據國家志愿組織委員會估計,在2013年至2014年間,英國公益組織受歐盟直接補助約3.08億英鎊,例如歐洲結構與投資基金(ESIF),其宗旨是提升經濟競爭力并刺激就業率,資金會直接補助缺乏私人投資的區域。
作為ESIF的一部分,其中有20%的結構基金預算專門投資給“發揚社會包容計劃”,在2014年至2020年計劃限期內,光是投資在英格蘭的資金就有5億英鎊。同樣地,歐盟結構資金也提供極多機會給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等委任分權國家,志愿服務部門將在該地區扮演要角、支助弱勢族群,并刺激當地的勞工市場。
除了ESIF,擁有歐盟會員國資格也讓英國的志愿組織能爭取到許多其他計劃的資金,這些計劃宗旨包含預防對婦女及兒童的暴力、推廣高質量且永續的職業,以及支持中小型文化企業。2014年至2020年間,英國志愿服務組織有資格申請的資助計劃總額高達130億英鎊。
脫離歐盟,未來英國政府必定無法提供如此可觀的資金,這將成為志愿部門的一大隱憂。當然這可能促使政府重新分配預算,但政府會優先考慮民間組織嗎?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農夫、漁夫等會得到更多好處,那民間組織呢?如果沒有經費,誰能夠補足赤字?民間組織必須知道,光是脫歐本身就會帶來極大沖擊。
當然,也許強健的經濟才是對公民社會更重要的事,而這也是維持大眾、民營和志愿組織資金的根本之道。各方都認同,英國脫離歐盟會導致經濟不穩定,并威脅經濟安全,英格蘭銀行認為脫歐可能造成經濟衰退,這可能對志愿部門的資金情勢造成更廣大的影響。
首先,任何經濟沖擊勢必會促使政府施行更嚴謹的財政重整政策,公共支出將進一步限縮,僅重要的公共服務能分到預算。再者,任何市場波動都有可能造成投資回報縮減、發放獎助金的信托和基金會的收入減少,進而影響民間組織。
最后,失業率攀升加上平均實質工資下降,正是對民間組織服務需求提升的時刻,因為這時個人可支配的收入和捐款做公益的能力也都下降。此外,商界資助也可能減少,情況也許會雪上加霜,經濟不穩定使企業不得不專注在商業活動,極可能損及其社會責任和公益捐款。
針對相關疑慮,臺面上的討論都還未有明確答案,無法向志愿組織保證他們不會因為英國脫歐而大受沖擊。在沒有完整信息的情況下,英國當局只建議民間組織盡可能考量所有變因,試圖彌補歐盟直接補助的短缺,并自行吸收其他間接的財務沖擊,才能在脫歐后的世界存活下去。
這種前所未見的情況顯示,英國慈善行業正一步步走向未知。過去數十年來,英國和其志愿部門與歐盟的關系已經盤根錯節,不僅是在財務上,執行重要公共服務的法規上也是,脫離歐盟無疑會帶來一連串新的挑戰,無論是過渡期或是長遠下來都是。
特別是對民間組織來說,脫離歐盟的風險極高,現階段英國需要公益組織和志愿服務才能超越他國,但它們有可能被犧牲掉,或因為需求增加和資源匱乏而疲于奔命。英國脫歐對非營利部門的穩定造成極大威脅,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恢復元氣。
(據中國發展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