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用創新力量解決社會問題’是公益機構和社會企業的重要精神。所謂創新力量不只是代表讓組織可持續發展,也包括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如何用創新的方法和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人正在努力著。
對于災后重建,一般慣用的方式是從國外運來建材資源建造房子,讓災民立即擁有居住的地方。然而這些房子真的是災民愿意長久居住的地方?我們能不能運用當地材料來修建這些房子?災民擁有這些房子和救災物資就足夠了嗎?這些都是災后重建時我們會忽略的問題。”
中美洲處于熱帶海洋區,時常飽受颶風襲擊。2007年Felix颶風重創尼加拉瓜,摧毀9000棟房子,造成4萬人流離失所。當時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陸續提供物資并且協助災后重建。
Co2Bambu公司標榜運用當地傳統建材——竹子設計當地居民所需要的房屋。相較于木材、水泥、鋼鐵,竹子的建造成本較低,但是卻擁有一樣堅固的強度結構。竹子材質具有彈性,拉伸強度大,透過良好設計能夠有抗震和防風的效果。據統計,有些竹房子甚至能抵御9級的地震。
竹子是易生長的植物,每半年就能收成,并且能夠留根繼續種植利用。相較于木材一次性地砍伐,不會對于當地環境造成破壞。另外比較水泥和鋼鐵的生產過程,生產竹子能夠減少很多碳排放量,甚至可以復育被破壞的森林環境。
竹子運用在建材方面已經不算是走在創新的前端,有公司都在做相同的服務。Co2bambu創新的地方是運用綠建筑讓當地災民的生活產生改變,并且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
首先是讓居民接受住在竹子所建造的房子,這是關于環保意識的改變。過去居民認為竹房子是傳統老舊的,但是透過創新設計以及環保觀念的提倡,讓居民開始愿意居住在竹子建造的房子里。
再來是建構一個商業模式,讓當地災民能夠參與綠建筑經濟其中,分別有生產端、加工端以及建筑端。
生產端部分,Co2bambu說服當地農場主人改種竹子,并且用高于市場價格收購竹子吸引更多人種植竹子。但種植者必須遵守協議,必須要用環保的方式種植竹子。
加工端部分,Co2bambu建造工廠,提供50位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其中大部分的工人是來自RAAN這個失業率高達85%的社區,訓練他們如何處理竹子成為建材。
建筑端部分,Co2bambu教導當地災民如何建造綠建筑,讓更多的竹房子能夠被推廣到尼加拉瓜各地(目前已建造超過百所竹房子)。
Co2bambu把客戶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需要災后重建的災民、金字塔底端的客戶以及中高階層客戶。然后運用政府和國際救援組織經費來提供災民房子,用差別訂價來收取不同階層客戶的費用,讓公司能透過不同手段持續經營。
雖然目前Co2bambu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政府和國際救援組織,但是也吸引不少國際的社會創投基金如LGT Venture Philanthropy、Agora Partnerships等單位的投資。而Co2bambu的社會企業模式被持續關注,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也成為當地NGO委托重建的對象。
為了秉持社會企業家的創新精神,Co2bambu不斷研發新的產品和服務來解決問題。目前團隊正在研發水陸兩棲建筑,在竹房子底下加上浮筒,在面臨洪水來襲的時候就能免于水災之苦。
最終社會企業還是要回歸解決問題的本質。Co2bambu幫助當地居民滿足住的需求,甚至提供工作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達成環境保護目的。其中成功的關鍵是持續和當地居民溝通對話,了解居民的需求,最終才能讓這個創新模式能持續運作。(高文興/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