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心怡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全資設立上海華信公益基金會。自2011年5月成立以來,秉承中國華信“華夏魂信用本”、“由力而起由善而達”的核心企業文化價值理念,以服務國家、扶危濟困為己任,致力于實踐傳播創新的公益慈善文化,搭建可持續發展的公益平臺,積極探索中國民營企業的公益之道。
2012年7月,基金會在支援西部建設的大背景下創立公益品牌“螢光支教”鄉村教師培訓項目。2013年,該項目已覆蓋甘肅省10個市州58個省級貧困縣。2014年,項目擴展到蘭州市所轄區縣。
2016年伊始,基金會聯合甘肅省教育廳在甘肅全省范圍內發起新一輪調研工作,通過調研反饋“螢光支教”項目培訓成效、進一步了解鄉村貧困地區培訓的真實需求,并為“螢光支教”項目的優化開展提供可行性依據。
經過實踐探索不斷完善提高,“螢光支教”項目已形成“四加一”的基本運作模式,“四”是指四個基本模塊,即:“網一起”、“隴上行”、“上海行”、“青年志愿者支教”。“一”即搭建了一個“螢光支教”“互聯網+”微信平臺。從而有效地實現了上海包括各界優秀教育資源與需求者的“連結”,為提高西部貧困地區鄉村中小學的教學和管理水平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結合“螢光支教”項目中涌現出的榜樣典型的實際需求,基金會推出了“螢光熠熠榜樣生輝”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該計劃將在過去四年里參與過“螢光支教”項目的優秀教師中評選出十位優秀典型,設立夢想助力基金,幫助優秀鄉村教師實現自身教育夢想,盡可能地為西部鄉村教師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為中國的鄉村教育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截至2016年底,項目直接培訓西部貧困地區鄉村教師共計18007名,受益師生已逾100萬人。
除品牌公益項目,上海華信公益基金會積極參與全市及全國范圍內的重大災難救助、慈善交流等大型活動,四年多來累計捐贈款項達10億余元。
自2012年以來共計出資120萬元創立“戎星點點”三屬(烈屬、軍屬、因公或因病亡故軍人遺屬)子女助學項目,資助上海及福建地區三屬貧困學子646人次,讓他們不再因家境貧寒而失學。
2013年~2015年,基金會連續三年每年出資300萬元作為上海市“藍天下的至愛”全程唯一合作伙伴,積極參與由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組織開展的“溫暖送三島”、“上海市慈善論壇”、“慈善進高校”等公益活動。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基金會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500萬元,成立“華信4.20雅安地震專項援建基金”,定向用于四川雅安的災后援建項目。
2013年甘肅定西地震,基金會向甘肅省教育廳捐贈300萬元,成立“華信7.22定西地震專項援建款”,定向用于定西市漳縣虎龍口小學、岷縣茶固小學的災后重建。
2014年海南臺風,基金會向海口市政府捐贈500萬元,成立“華信7.18海南臺風災后援建基金”,定向用于海口市的災后重建。
2014年云南魯甸地震,基金會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300萬元,成立“華信8.3云南地震專項賑災款”,定向用于云南魯甸的災后重建工作。
2012年~2015年,基金會為白銀市會寧縣甘溝驛鎮鐘岔小學、甘溝中學、定西市岷縣梅川鎮茶固小學、漳縣石川鄉虎龍口小學、隴南市禮縣祁連鄉何臺小學、天水市武山縣北順九年制學校、臨夏州康樂縣虎關鄉關豐小學共7所貧困地區中小學校提供了硬件設施援建,從災后重建、修繕校舍到捐建電腦機房及多媒體設備,援建資金逾420萬元,受益師生達2546人。
上海市市委書記韓正曾評價“螢光支教”鄉村教師培訓項目:“‘螢光支教’助學甘肅是落實黨中央支持西部發展大戰略的實際舉措。”
未來,基金會將繼續把中國華信“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國家情懷和大愛精神不斷延續拓展、狠抓“教育扶貧”工作的具體落實,重點打造“螢光支教”鄉村教師培訓項目品牌,使之深入人心,成為中國鄉村教師培訓公益項目之典范。(王心怡)
理念: 由力而起,由善而達
檔案: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信)是集體制民營企業,主營能源與金融。公司于2002年由葉簡明創立,目前擁有3大管理集團公司、15家一級投資平臺公司和A股上市公司,參股多家海外上市企業,各類人才近3萬人。
公司全資設立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開展能源公共外交與國際能源研究,與聯合國共同設立能源聯合國大獎;設立上海華信公益基金會,助力公益慈善,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