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來源 :中華網??作者 : 柳暮雪
廈門2017年6月19日電 /美通社/ -- 6月18日,在廈門大學畢業典禮的現場,23歲的李煦煒作為校友代表分享了在美麗中國支教(以下簡稱“美麗中國”)的經歷,她說:“加入美麗中國支教項目,做名合格的鄉村教師,為了鄉村孩子的未來,也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她的演講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在座的2000多位廈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畢業生聆聽了這場暖心演講。
廈門大學校友、2016-2018屆美麗中國支教老師李煦煒演講
作為最年輕的校友登上畢業典禮的演講臺,李煦煒在發言中首先特別感謝了廈門大學的培養和開放包容的氛圍。她在美麗中國的支教經歷,凸顯了廈門大學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青年領導力的認可與支持,更是對美麗中國支教項目對中國農村教育做出貢獻的認可。
美麗中國成立于2008年,是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下設的教育非營利項目。美麗中國輸送有教育理想的優秀中國青年到教育資源匱乏地區,從而改善當地學生的教育現狀;同時提供平臺和支持,以實現青年的自我提升,并使他們對教育均衡化發展形成長期關注和持續貢獻。成立九年來,美麗中國共為云南省、廣東省、甘肅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220多所中小學輸送了超過1000位項目老師,影響著超過330,000學生人次,累計教授超過1,140,000節課。
李煦煒和支教學校的孩子們在一起
大學求學期間,深受廈門大學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影響,李煦煒懷著對公益和教育的熱情成功申請到了美麗中國支教項目,來到廣東省梅州大埔縣西河鎮橫溪學校,成為一名山村支教老師,負責教授數學和美術課程。
回憶起支教一年的日子,她想方設法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為破舊的圖書館募集書籍;和隊友一起為他們聯系了免費身體健康檢查和免費午餐……慢慢地孩子們也發生了驚喜的改變,最調皮的男孩會主動約老師一起朗讀;忘記帶作業的學生,也開始注意作業本的工整,并且按時放到講臺上;還有的學生,下學后直接跑到圖書館看起書來……講到這些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臺下聽眾的眼中時常泛著淚花。
廈門大學表示,美麗中國支教項目是中國教育事業中很有影響力的公益力量。廈門大學鼓勵廈大校友大真、大愛,踐行社會責任感,助力公益事業,服務中國教育事業發展。李煦煒作為廈大最年輕的校友,做出了不同于常人但是值得尊敬的選擇,是所有畢業生們的榜樣。李煦煒表示,這段難忘的支教經歷,最大的收獲是看到孩子們有了非常大的成長,而且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正所謂“育人,遇自己”。支教結束后李煦煒也會留在美麗中國,繼續她的教育公益探索。
截至目前,通過美麗中國支教項目系統專業的培養,已有千余位像李煦煒一樣的項目老師,在云南省、廣東省、甘肅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學校里,耕耘在創新支教事業中,"我們努力一點點,讓這個社會變得美好一點點。”這是美麗中國支教老師們最常提到的。美麗中國堅信,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讓所有中國孩子,無論出身,都能獲得同等的優質教育的目標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