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下半年,北京市將重點著力于落實《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降低準入門檻和制定投融資、土地、稅費等優惠政策等24項重點任務。同時,還將通過資源統籌、政策扶持等多種手段促進居家養老服務的規范管理、專業運營和可持續發展。”
2017年8月5日上午,第六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主題論壇在北京召開。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北京市老齡協會會長王小娥在致辭中透露的上述消息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
該論壇由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以下簡稱“中福協”)主辦,中福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分會、北京慈愛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承辦,來自澳大利亞、法國、美國、日本等300余位國際國內專家及嘉賓,就與居家養老服務相關的醫養結合、支付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海外經驗等多個論題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王小娥表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作為未來社會的廣泛需求,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放開市場,吸引專業力量進入,形成可持續、專業化、創新型的模式,這都需要各方的理念和實踐不斷碰撞,方能使居家養老服務業蓬勃發展。
醫養結合就是這樣一種創新。北京市中醫局自今年6月“中醫治未病健康促進工程”啟動以來,聯合150余家醫療機構共同探討和時間“中醫治未病”在面對老齡化社會方面的作用。“我們先期遴選出10萬名高血壓和糖尿病慢病患者,選派專家團隊,專門制定了中醫‘治未病’健康指導方案,并組建了150家中醫醫療服務團隊,為這些患者提供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局長羅增剛介紹。慈愛嘉也將作為唯一一家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將把中醫健康管理服務送到老人家中。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正面臨著傳統家庭支持功能弱化、長期護理服務缺乏系統規劃、完全失能老年人規模巨大與區域分布不均衡并存、社會養老服務的體制性障礙問題突出等問題。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互動業務部總經理助理齊維珊在發言中分享了海淀區居家養老護理失能互助保險案例,“希望搭建政府、保險公司、社會、個人共同參與養老服務的制度框架,提供失能等級的評估、照護服務、健康管理等服務,解決養老問題中的長期護理保障與服務問題。”
近年來,社區物業服務向居家養老服務轉型成為一種智慧養老到家創新模式。中民居家養老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夢冰介紹:“在這種轉型模式中,社區物業是與居家養老更加緊密,并提供大數據和精準服務。”對政府而言,精確的數據收集到每個老人的需求與現狀,是相關政策出臺的依據所在。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而言,更有助于服務的精細化,提高服務安全性,并實時健康管理。
北京市東城區民政局副局長王桁則總結東城近年來養老經驗與實踐技巧,指出養老問題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在觀念、服務內容方式、隊伍建設以及合力機制等方面不斷創新,積極探索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實踐,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明確責任主體等。
此外,來自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法國歐倍頤、美國RELIAS公司(睿萊在線)、日本日醫、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江蘇省邳州市民政局等嘉賓也各自分享了國內外在社區居家養老領域的實踐經驗。(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