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2017年8月14日,“福特汽車環保獎”進入新疆,對2016年獲獎項目“新疆雪豹調查與保護”和“保護伊犁鼠兔最后家園”進行為期3天的回訪考察,前者獲得2016年“福特汽車環保獎”自然環境保護傳播獎一等獎,后者獲得先鋒獎二等獎。
雪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雪山之王”,但隨著非法捕獵、礦業開采、城市化等多種人為因素的影響,高海拔生態系統日益遭受破壞的同時,它已淪為世界瀕危物種。“作為高原地區的巖棲動物,正常情況下雪豹應該生活在海拔5000米附近,夏季在3000米附近覓食,但隨著近些年高原生態環境以及原有食物鏈的破壞,我們有時在海拔1000米的地方也可以觀察到雪豹的行蹤,這樣的位置已經離烏魯木齊市區非常近。”邢睿說道,“活動范圍的下移所暴露的出的問題,是雪豹目前的生存現狀正在日益惡化,以及不斷增加的人獸沖突。”
為了能夠吸引公眾對雪豹生存現狀的關注,2014年,邢睿所在的荒野新疆志愿者團隊發起“新疆雪豹調查與保護”項目,致力于通過深入調查,對雪豹的相關數據資料進行補充完善的同時,讓公眾了解并關注雪豹。“在雪豹生存環境尚未完全失控的情況下,讓社會、政府對雪豹以及它所代表的雪山生態系統所面臨的問題足夠重視,是我們的目標。”
作為項目發起方,“荒野新疆”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取得了卓爾有效的成績,野外架設100多臺紅外相機,用于捕捉雪豹生活的照片資料,已追蹤到的雪豹數量超過36只。而除了與當地牧民進行交流外,與專業視頻拍攝和制作團隊開展長期合作進行野外拍攝,其制作的雪豹宣傳片,多次被央視選用,在騰訊視頻上獲得過千萬點擊量。
就是這樣一個扎根新疆的團隊,很難想象只有兩個全職工作人員,作為機構發起人的邢睿,目前也是總負責人。“以結識共同愛好的朋友,且從中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為目的,這是團隊成立的目的,不會改變。從對荒野的個人愛好轉化成為保護自然,實現志愿者向公益人的轉型,是個人行為,團隊不強迫,所以成員都是快樂的。成員自愿的把自有專業能力和資源貢獻出來,為了某一個共同的目的而努力,這就是我們的模式。”
目前,荒野新疆正在開展包括“雪豹調查與保護”在內的3個項目,而以志愿者團隊為基礎,孵化專業的項目是邢睿對組織未來發展的計劃。
就在邢睿和他的志愿者團隊為了雪豹而努力時,另外一個人卻在為了一種可愛的小動物而堅持30余年。
作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2016年)確定的瀕危動物,伊犁鼠兔僅存于我國新疆。體型嬌小的伊犁鼠兔自1983年在天山山脈被李維東意外發現以后,便被認定為新物種,但此后二十多年不見蹤跡,直到2014年再次被李維東用鏡頭捕捉到。而隨著人為干擾、氣候變化、違法盜獵等因素影響,71%的棲息地已經喪失,自2002年起,李維東團隊在當地牧民的幫助下在精河縣吉普克山區及烏魯木齊天山一號冰川開展鼠兔保護和監測工作。2015年“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成立,2016年第一個自然保護小區“中華伊犁鼠兔保護地-精河”也正式掛牌成立。“保護地的建立,對于伊犁鼠兔的保護是一個突破,以這個試點為基礎,再嘗試‘保護地友好’產品等方式,實現保護地的自我造血,反哺鼠兔的保護工作。”李維東說道。
福特汽車環保獎組委會評委陳鍵說:“像荒野新疆、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這樣一批當地環保組織的發展,代表著新疆地區環保意識正在提升,并致力于通過不同的方式解決當地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民間力量參與環保事業,‘福特汽車環保獎’希望給予這些組織資助和鼓勵,幫助廣袤的新疆繼續保有良好的生物多樣性。”
據了解,“福特汽車環保獎”于2000年正式啟動,迄今為止已經累計資助410家環保團體和個人,資助資金2210萬元,為520余家NGO組織提供了包括項目管理培訓、公益創業訓練營、聚力計劃、導師計劃、企業社會責任及環保案例研究等,動員超過10000名員工及其家人參與志愿服務,累計服務時長近50000小時。 (菅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