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蘇漪
2013年1月,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將捐助款項用于“最需要的群眾身上”,中信銀行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人民幣300萬元,用于在貧困地區的10所學校設立“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自強班”,幫助500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完成高中學業。
2014年,為向更多的貧困高中生提供高中學業機會,同時能讓更多的員工參與到扶貧助學的公益事業中來。中信銀行決定再增加捐贈210萬元,資助7個班350名學生。
截至2016年底,中信銀行共捐贈510萬元,在17省開設了17個自強班,資助了850名貧困高中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高中生自強班項目單次開班最多的捐贈企業。
2017年,中信銀行再次捐贈600萬元,在20個貧困縣設立“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自強班”,幫助1000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完成高中學業。
除經濟資助外,為更好地關注自強班學生的成長,2014年,中信銀行通過“召開培訓會、下發《指導意見》、督導檢查”等多種形式指導17個自強班所在地的分行積極與學校對接開展走訪和開班等活動,通過組織企業員工或志愿者到當地高中自強班開展活動,增強企業員工與受助學生的互動,并通過互動活動讓受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豐富自強班的成才支持活動的內容,陪伴學生更好的成長。這一系列活動深受當地縣委縣政府、教育局、學校和家長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
2016年7月,第一批資助的10個中信自強班500名學生畢業。近300名學生考上了本科,占比60%,其中重慶武隆中學的50名學生100%考上了本科。
2017年7月,第二批資助的7個中信自強班350名學生畢業。近50%的學生考取本科,其中一本學生95名,2名自強班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
“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生自強班”不僅僅是一個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公益品牌項目,也是中信銀行的公益品牌項目。項目開展的五年時間里,中信銀行黨群監保部與中國扶貧基金會不斷探索合作模式,包括學生互動、深入幫扶、檔案管理等工作,將“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自強班”在運作過程中,創新了很多工作方法,不斷將公益活動做實、做精、做出特色。
1.公益理念的創新
中信銀行在開展新長城自強班資助過程中,也在不斷地轉變公益理念,一是做公益要問責。我捐贈的錢是否真正到學生手里,通過受益學生的結對卡和感謝信,了解自己的錢捐給了誰,也知道受助人什么時間拿到錢了;二是做公益不僅“授人以魚”,更看重“授人以漁”。不僅為學生送去了經濟上的資助,還通過自強班平臺,通過分行的互動活動,引導學生奮發圖強,教導學生自強不息并懂得回報社會。
2.合作形式的創新
“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生自強班”建立之后,中信銀行就提出“中信銀行不僅僅是把錢捐贈給了中國扶貧基金會”,而是要深層次參與自強班的監督和管理,參與受益學校的選拔、開班典禮的議程和內容設置、互動活動的安排、捐贈反饋等方方面面。這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眾多捐贈單位中做得最好的。
3.內部管理的創新
“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生自強班”是中信銀行對外捐贈工作統一管理以來的第一個全行性公益項目,每年覆蓋的高中學校都選擇分行所在省或市,采用“總行黨群監保部統一組織和管理,分行具體實施”的模式,分行可以推薦受援助學校,還可以結合各分行特點開展規定要求外的互動活動,這大大提高了分行的積極性。
4.檔案管理的創新
2014年,總行黨群監保部提出“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同步管理,保留紙質檔案可翻閱,電子檔案好管理,將自強班學生的《自強班個人申請表》和《家庭貧困證明》掃描存檔,做到電子化管理、全程化管理。
5.開班儀式的創新
2013年,中信銀行在確定資助新長城自強班后,就和中國扶貧基金會積極討論開班儀式內容,總行提出在開班儀式中加入受益學生家訪環節,讓分行充分理解資助新長城高中自強班的意義,引導分行。
6.活動內容的創新
除了開班儀式外,各分行也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對口支援活動,包括支教、慰問、主題班會、夏令營等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能力。
7.員工參與的創新
“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自強班”定位為全行性公益項目,各分行積極將公益活動和志愿者活動相結合,在各分行內部公開選拔優秀的志愿者前往受益學校開展自強班開班儀式、家訪、支教等互動活動中,充分調動志愿者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效提升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