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2015年6月30日,海航光明行公益活動走進美麗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為當地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進行復明手術。“40多年前,知青來教我們識字。現在,專家來為我們免費醫治眼睛,讓我能光重見光明!”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的70歲老人蓮花在接受復明手術后,難掩心中的激動。
作為第11次光明行公益活動,此次由14名醫護人員、近30名志愿者及海航工作人員組成的團隊對來自六個縣區的458名白內障患者進行術前篩查,截至7月4日活動結束,共完成104例復明手術。隨行的北京同仁醫院白內障中心主任朱思泉介紹道,錫林郭勒地處高原,海拔高、紫外線強,加之草原上人們生活習慣,對于護眼知識了解較少,導致該地區屬于白內障高發地區。而眼科手術對于空氣凈化條件以及氣壓等要求極高,當地醫院手術設備層次不齊,大大提高了手術的難度。
光明行發起者,中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韓德民院士在啟動儀式上講到:中國目前仍然非常多的白內障患者因為沒有能力進行手術而無法重見光明,希望通過光明行公益活動,為更多的人帶去光明與希望。
帶來光明,帶走無聲
本著“為社會多做一點事”的初衷,“海航光明行”自2004年在青海省果洛自治州班瑪縣正式啟動以來,已先后在青海、西藏、四川、內蒙古、海南、新疆、甘肅、湖北以及非洲津巴布韋、馬拉維等地為53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復明手術。用10年的時間不斷踐行,播撒光明。作為新10年的開始,光明行活動在開展傳統的白內障復明手術的同時,啟動了“復聰行動”。海航集團社會責任部總經理魏霆接受采訪時介紹,我國防聾形勢嚴峻,約有2700萬聾人,其中300萬為重度耳聾。為了給更多的人帶去溫暖與關懷,我們啟動了“復聰行動”,在擴大公益行動輻射領域的同時,打造新內涵。
匯多方力量
此次光明行活動由海航集團聯合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北京同仁醫院、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奧比斯飛行醫院以及社會志愿者共同開展,為當地耳聾患者捐贈了總價約25萬元的助聽設備,光明行志愿者前往錫林郭勒特殊教育學校,為123名在校學生送去生活及學習物資。海航健康醫療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與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簽署《<中國健康服務業務發展戰略研究>課題合作框架協議》;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全國防聾技術指導組分別與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簽署《關于建立消滅可治性盲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和《關于建立消滅可治性聾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希望通過技術、資源支持,不斷提高當地醫療技術水平。韓德民表示,正是因為多方參與,才能讓公益活動順利、長久地進行下去。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更多的人士能夠參與到公益活動中。
最新發布的《海航集團社會責任報告2014》顯示,海航2014年舉行志愿活動近2.4萬人次,是中國內地首家參與UNICEF“Change for Good”發起機上籌款活動用以改善貧困兒童的企業。海航集團執行副總裁王英明表示,海航建立以支持教育、扶貧解危為核心的社會公益工作體系,目前在國際國內運行公益項目超過30個,以公益帶動CSR建設,對公益慈善的持續投入真正完成海航向社會企業的轉型。
(菅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