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徐輝
2015年10月18日,遠洋未來廣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忽然傳來京劇《貴妃醉酒》的歌聲。循聲望去,一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正在表演。“楊玉環”的扮演者是來自芳草地遠洋小學的京劇神童、京劇大師梅葆玖的徒孫、梅派最小傳承人、年僅10歲的巴特爾。
緊跟著,有節奏的鼓點兒聲響起,10人左右的管樂隊從電梯上現身亮相,現場由孩子們帶來的精彩節目紛呈。
音樂快閃
為孩子籌集路費
這是由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聯手遠洋地產打造的“愛唱響·第二季”音樂快閃眾籌活動的一幕。本次活動旨在為11月24—28日5支鄉村孩子的“北京音樂之旅”籌集路費及擴大活動影響力。
除了現場設置募款箱,騰訊公益平臺上的公益眾籌項目也同時啟動。北京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段濤告訴《公益時報》,借助互聯網+公益的方式為偏遠山區的孩子籌集來京的路費,借助互聯網的大眾化、開放化和高效化,擴大愛唱響第二季活動影響力,吸引更多愛心人士關注偏遠地區教育問題,引導社會大眾給予山區兒童更多的關注和幫扶。
“基金會需要在兩方面借助互聯網,一方面是如何擴大基金會及項目的影響力,讓更多人做公益;另一方面是實現基金會的自我造血機能。”段濤說,希望了解基金會的人能夠有資金上的支持,“基金會提倡微公益,如果大家都能付出點滴,項目也能做得更好,也會有更多的人受益。”
據了解,“愛唱響”活動是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和遠洋地產聯袂打造的大型品牌公益活動,旨在延續遠洋對精神品質一貫追求的同時,以音樂為切入點為邊區孩子架起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表達專注于改變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的持續態度和行動,也向全社會全面展示遠洋CSR深耕教育十余年的豐厚成果。 開闊視野
實現孩子自我價值
段濤告訴《公益時報》,“愛唱響”有四個目標:實現城鄉孩子之間的手拉手;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與高等專業音樂院校手拉手;讓孩子們的社會實踐和文化傳承實現手拉手;明星效應和社會正能量之間的手拉手。
2015年遠洋“愛唱響·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升級。9月,“愛唱響·鄉村音樂夏令營”在內蒙古赤峰舉辦,為當地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看世界及創造未來無限可能的大門。這次“愛唱響·公益眾籌”音樂快閃活動創新嘗試,旨在為鄉村孩子走出大山實現音樂夢想籌集路費和吸引社會關注。11月24—28日,來自藏族、蒙古族、羌族、哈薩克族以及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發源地的師生代表們將齊聚,展開“北京音樂之旅”,以音樂為主題的會友、參觀、游覽和交流互動,開闊視野,提升自我,并在國家圖書館上演年度壓軸大戲——“愛唱響·感恩音樂會”。
下一步,段濤要操心的是讓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受到周全接待的同時,這些孩子們能夠感受自己演出的價值。“孩子未來走得多遠,和他的視野有多寬息息相關。孩子們多出來看世界,將來走出來的可能性要多一些。”段濤始終相信,天地有差,音樂無疆,“但凡有一個有音樂天賦的孩子被懂音樂的發現,那他的人生就從此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