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雪弢
2015年11月1日,國內首份幸福力調查研究報告——百合網《2015年國民黃金二十年幸福力指數研究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的調查采用互聯網在線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報告從國民黃金二十年的四個階段入手,解讀不同人群的幸福力,探討不同階段的幸福感受、影響因素、幸福困惑以及解決方式。
報告將幸福進行量化呈現,提出“幸福力”的概念,賦予其“總體滿意度”和“總體情感指數”2個一級指標,“生活滿意度”“情緒狀態”“自我評價”等在內的7個二級指標,以及26項更加具有量化可操作性的細分指標。通過問卷調查及后期的數據處理,就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幸福力指數”。
通過報告,研究者發現,人生四大階段中幸福力影響因素存在差異。總體來說,健康、家庭、社會、居住環境和人際關系對幸福力起到積極影響,而收入、個人發展和業余生活對幸福力起到消極作用。較為突出的是:健康對單身人群的積極影響最為顯著,社交對蜜戀人群影響最為積極,家庭和居住環境對婚后人群幸福力提升最為明顯。另外,蜜戀人群最需要提升收入水平,新婚人群業余生活更需豐富,婚后人群對個人前景信心力下降明顯。
報告通過詳實的數據,鮮活地揭示出婚戀、家庭、社會環境、人際關系和幸福力指數之間的關系,給人以啟發,對國人幸福的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除此之外,報告還首次發布了“幸福力指數排行榜”。報告分別從人生階段、性別、年齡、地域和影響因素五方面進行了幸福力排行。
報告顯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新婚階段最為幸福,即將和剛剛步入婚姻殿堂的新婚人群,幸福力得分最高;而后是生活平穩的婚后人群;處于戀愛期的蜜戀人群排在第三;戀愛尋覓期的單身人群,幸福力得分最低。
中國女性比中國男性更幸福。基于中國傳統觀念,男性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需要承擔的壓力會更大一些,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幸福力。
從年紀來看,30歲以下人群幸福力指數最高,達到77.46分,31~35歲人群最低,僅為75.64分;對于30歲以下人群,大都處于戀愛階段和新婚階段,即便單身壓力也相對較小,因而幸福力較高,而31~35歲未婚人群婚姻壓力增大,已婚人群開始面臨孩子教育等問題,幸福力自然下降。
從地域來看,幸福力指數的分布也呈現出一定規律。幸福力指數排名TOP15的省份中,多數為東部省份上榜,尤其是沿海省份,人們的幸福力得分均高,江蘇省更以81.08分成為最幸福的省份。這揭示了經濟文化發達程度對幸福力的影響,經濟文化發達城市的人群,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等方面,都擁有比較好的資源,從中獲得的幸福感也更多。而三級城市各方面壓力比較小,容易得到滿足,幸福力得分排在第二的位置。相比之下,二級城市處境相對尷尬,幸福力得分排在二級以下城市之后。
對于報告中不同維度的幸福指數排行,百合網婚戀研究院院長周小鵬這樣解讀:“幸福指數排行揭示了處于不同生活環境、經濟發展狀況、年齡和人生階段對幸福感受力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這對研究我國社會目前國民幸福水平,引導提升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都有積極的研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