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智能技術不僅是創業創新的風口,也能為偏遠鄉村小學生點亮希望。2016年5月17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百度聯合發起的“智能微校”公益項目在北京啟動。“智能微校”取智能化校舍之意,旨在解決偏遠地區學校的發展問題。
據了解,該項目首次采用百度IOT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電管理系統”和“智能水管理系統”,結合國內五位優秀建筑設計師的設計,在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宜居住的廣西省大化縣和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五個下屬村鎮的偏遠教學點建造低成本智能化新校舍。
長久以來,由于地貌原因,當地水電資源的供給波動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最缺電的地區。經常性的缺水斷電、翻山越嶺的漫漫上學路、多年失修的校舍,構成了當地孩子們的童年求學記憶。通過這一公益項目,當地的孩子們將擁有一座會儲水,又會節電的智能微校。
徐菁是“智能微校”公益項目百度方發起人,在演講中她特別算了筆賬,“以一所普通村小為例,使用了‘智能電管理系統’之后,1000所智能村小全年節約的用電量可以再點亮400所小學,使用了‘智能水管理系統’之后,1000所智能村小節約的用水量相當于2萬個小朋友全年的飲水需求。”
孩子們上課聽講、課間玩耍、休息的時候,這兩大智能系統,將利用雨水過濾、感光、智能照明等技術,默默地為他們提供安全、充足的水和電。
更重要的是,接入了百度文庫之后,每個學校隨時都能接入上百位在線教師、數十萬的題庫和教學課件資源,這相當于一線城市重點小學的師資力量。
即日起公眾可通過“5元新校舍”百度頁面為心儀設計師的新校舍設計方案點贊、捐款,百度基金會將進行1:1配捐,公眾每捐出5元錢,百度基金會將配捐5元,眾籌款項將全部納入希望工程專項基金,用于新校舍建設。
百度總裁張亞勤表示,百度始終致力于以技術力量驅動公益創新,努力開創“互聯網+公益”的全新模式,推動更加開放、透明的中國互聯網公益生態圈的形成。中國青基會常務秘書長楊曉禹也表示:“將充分發揮專業化的公益項目執行力,同百度一起探索‘互聯網+公益’新模式的有效落地。”
(張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