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要聞 > 國內公益人線上職業教育一覽
國內公益人線上職業教育一覽

2016-11-15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瑾雯



■ 實習記者 李瑾雯

2015年,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總量達63.8萬;2016年,社工專業人才總量已增長到76萬。愈發龐大的從業群體在人才培養與能力建設上提出了更大需求,但同時在廣度和深度上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很多人說社會組織的能力建設資源已經非常豐富了,但是這些資源基本上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很難夠到。”益修學院的聯合創始人王璇說,“三四線城市偶爾會派一兩個管理者去外地學習,但基層人員如果總是得不到支持和成長的話,他們的流動性就會很大。”

陳威濤是一名來自浙江金華市麥地社區服務中心的一線工作者,他說:“對于社會組織來說,自我生存都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所以并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一線員工,讓他們都能有去交流的機會。”他坦言,目前外出學習的機會主要是作為一種員工激勵,但學習成本還是主要以個人承擔。

教育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培訓以線下教育為主導是我國公益行業正面臨的兩大現狀。對于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基層從業者、項目執行者來說,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怎么解決?怎么把他們轉變為公益行業穩定的人才資源?

——使用互聯網進行線上學習或許是其中一個破局之策。

本文就為大家梳理一下,在線上公益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基于不同平臺所形成的三種模式、它們各自的代表性機構及發展現狀,方便全國各地的公益小伙伴們按需取用。

模式一:

缺乏維護、難以為繼——

基于慕課平臺的課程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公益五十課》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公益五十課》
 

2013年,中國公益研究院制作完成并將《公益五十課》上傳到網易公開課平臺,開啟了國內公益行業線上教育的先河。該項目由福特基金會資助,目標受眾多元,包括初入公益領域的從業人員、志愿者和有興趣從事公益事業的社會人士。顧名思義,該系列課程共有50節,每節17至50分鐘不等,由國內公益慈善領域以及非營利組織和機構的資深人士錄制講授。

據悉,現階段已經沒有專人對該系列課程進行維護。中國公益研究院正在著手搭建網校,但目前還未上線。

直通車:在線搜索《公益五十課》直接觀看。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能力建設系列課程

2015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Coursera平臺上推出了兩期能力建設課程,分別是3月份上線的《民間組織能力建設入門》和12月開放的《NGO能力建設入門》。第一期課程共5章13節,第二期4章18節課,每節課時長在15分鐘以內。由于UNDP未與Coursera達成機構層面的合作,課程掛靠在北京大學的課程框架下。

與網易公開課相比,Coursera更注重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并設有課后習題、期末考試和結業證書等。資料顯示,有超過5000名學員參與了第一期課程。除了在Coursera上按進度聽課,他們還自發建立班級微信群、成立線下學習小組等。據課程原負責人、UNDP項目官員吳迪介紹,在Coursera上注冊第二期課程的人數在3000人左右,但這時候有很多人并不登陸慕課平臺,而是直接通過由學員自發運營的微信群、QQ群上課,因此總的參課人數難以統計。

“線上學習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吳迪高度評價了學員們的自組織,“如果有一個社群團體,大家能更持久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據她介紹,第一期課程的注冊人數與結課人數比在11%左右(慕課課程的完成率通常在5%),但是由于開展第二期課程時在運營上下了很大功夫,最后有超過29%的人完成了結業考試。

但受平臺限制,該系列課程只在開課期內向注冊會員開放,在為期數周的課程結束后,獲取視頻資源的通道將關閉。目前,小伙伴們已無法在網上觀看這兩期課程。據吳迪介紹,由于有其他新的工作量和人力資源上的限制,UNDP并沒有繼續開發第三期的打算,但仍然會對線上公益教育保持高度關注。

“線上公益教育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到現在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領域。”吳迪說。她認為,線上教育并不是簡單地把信息轉化為視頻、傳到網上,它還需要兼顧在線學習者注意力周期短等問題,在視頻語言呈現、腳本設計、互聯網教學法和互聯網運營上都是非常有講究的。

直通車:暫無。

模式二:

注重社群培養與互動——

基于社交平臺的課程

●益+學院

益+學院成立于2015年9月,全名北京益普拉斯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由于創始人“二黑爸爸”呂全斌對它的定位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所以機構目前仍然在申請注冊民辦非企業。除呂全斌外,機構共有4名全職人員,并廣泛依靠全國各地的志愿者,注重動用社區力量開發課程。“那些積極活躍的學員其實也是組織者。”呂全斌如是說道。

益+學院目前業務共分3大板塊:1.信息服務。定期向訂閱者提供行業內有價值的學習和資助信息等。2.線上課程。以二三線公益組織和入行三年內的從業者為主要受眾,在特定微信群里,通過微信語音的方式讓老師和學員進行交流分享,同時聯動多個群進行語音轉播。3.學習項目。主要以線上和線下活動相結合的方式為主開展項目學習。

據呂全斌介紹,益+的線上教學是一種基于經驗豐富的實踐者與學員深入交流的陪伴模式,機構提供平臺讓學員們在討論中凝結知識,再將知識結構化、編纂成冊,從而進行全行業知識的共同生產。目前,第一本手冊仍在籌備當中,預計今年12月初成稿付梓。

“雖然線上授課速度快、廣覆蓋、低成本,但是深入的線下課程還是少不了的。”呂全斌表示,“今年線下的課程不是很多,有10%就不錯了,不過之后會嘗試發展線下班。”

“雖然現在行業內部的免費培訓越來越多,但是從業者普遍反映不能解決問題。”談及公益行業教育現狀,呂全斌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一方面,培訓是一個機構從上往下推行的提升績效的手段,很多員工學習動力不大,那是因為公益行業缺乏統一的績效考核標準。另一方面,公益行業發展太快,一線比學界跑得快,而且也沒有經費讓專人開發課程,結果大家只能享受拼盤式的課程,弄得培訓機構和學員互相吐槽。”

呂全斌表示自己雖然有時候挺心急,但在線教育還是得靠大家聯手、一步步去推動。

直通車:關注益+公眾號“yijiaxueyuan”,獲取更多學習信息。

●恩派“社創慕課”

社創慕課是恩派旗下O2O平臺“社創星球724”推出的在線課程學習板塊,雖然主打社會創業領域的精品網絡課程,但除了“精益創業”、“設計思維”等社創專題,也有介紹公益領域行業通識的“社創必修”、“領域深耕”等板塊,目標受眾主要為社會創業初期及發展期的機構負責人和從業人員。

雖然名為“慕課”,但是其主體課程并非發布在慕課平臺,而是先上傳到騰訊視頻,再轉載至“社創星球724”微信公眾號“社創慕課”的板塊上。針對不同課程內容,恩派與上線了、益修學院、復恩法律、香港仁人學院等不同的機構合作,截至發稿前,共聯合出品視頻119個,時長多在10分鐘內。

直通車:關注社創星球724公眾號“cheershub”,進入“社創慕課”板塊,即可在移動端獲取;或者,你也可以在“騰訊視頻”搜索“社創慕課”的個人頻道。

模式三:

資金投入大、平臺轉移難——

基于獨立網站的課程

●益修學院

益修學院的官網于2015年9月正式上線,并以自己建設的網站為搭載課程的主要平臺。該機構是針對非營利行業的在線職業教育平臺,同時也是一家經由工商注冊的社會企業。公司目前有6名全職人員、80多名在線講師、1萬多名注冊用戶(內含一半以上的付費用戶),每月更新30~40節課。

課程以5~10分鐘的在線短視頻為主,線下翻轉課堂為輔;個人講師長期合作為主,機構合作為輔;七大知識橫向體系與角色路徑縱向體系并存、聯合內容與專題內容并存、系統學習與碎片化知識并存。

“我們跟大家常理解的慕課不一樣,慕課是海量課程,大家上傳。我們平臺上的課程是自己開發、自己上傳的,相當于一個私播課。”益修學院的聯合創始人王璇說。據她介紹,所有的課程都是在調研基礎上由機構事先開發好體系,然后與老師共同備課,再經過拍攝、剪輯、制作、上線而來。目前網站已上線320多節課程,另有100多節拍攝完成,等待上線。

益修定位的主要用戶是剛進入公益圈的1~3年的公益新人,其次是志愿者伙伴。王璇坦言,雖然也有一二線城市的學員,但是相比之下,學員還是更多地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由于是社會企業,在提供少許免費體驗課程的基礎上,個人還是需要付費注冊,才能進行完整系統的學習。而如果是以組織為單位購買多個個人學習賬戶,機構可以申請開通管理通道,并在后臺對旗下學員的學習進度進行監測管理。

目前在平臺上授課的老師包括行業大咖、專家、大學老師和一線實戰者,包括呂朝、李志艷和徐本亮等。不過網站也鼓勵更廣泛的師資參與,并開設了申請“做老師”的通道。據王璇介紹,主動在網上報名的多為一線實戰者,雖然暫時比例不高,但是是日后發展趨勢。

“一線實踐者的經驗和案例更為豐富。”她說,“如果他善于言談和總結歸納,我們備完課后會讓他自己來講。但是如果他不擅長、不想出鏡,也可以由他提供案例,我們總結出知識點后找其他老師來講。”

事實上,這種基于網站的在線學習模式并非憑空出世,它的最終成形是創始團隊在前2種模式下長期摸索的結果。在團隊還未組建的時候,初創成員曾利用業余時間、自發運營公益學習社群,而他們組織大家學習的第一個課程就是由中國公益研究院開發的《公益五十課》。創業后,他們又協助運營了UNDP第二期慕課的學習社群,而這也成為了創業關系的基礎。

“我們當時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把《公益五十課》上完,有小伙伴說收獲很大,問還有沒有這樣的課。我們說沒了,就這么多課。”王璇回憶道,“看到有這么多小伙伴熱愛學習,再加上了解了互聯網在線課程學習的需求,我們討論了很久,就說‘那創業吧!’”

2015年4月,早期創始人員決定全職創業,但由于在運營模式和理念上的分歧,其中一位離開了團隊,這導致剩下的兩位女性合伙人瞬間壓力山大、生扛一切,她們自掏腰包,一邊著手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一邊尋找外部合作資源。2個月后,益修重組核心團隊,創始成員變成了三位女生,江湖人稱“益修三娘”。

談及對自創網站的堅持,王璇強調:“我們不只是課程的提供方,整個網站的體驗、服務都是圍繞我們開發的課程去給到用戶,這是其他現有平臺是提供不了的。”

她坦言,到目前為止資金投入最多的還是IT和視頻技術,這兩項占總投入的一半以上。“我們現在都是掰著手指頭過日子的。”她說,“要省。不是什么錢都要去花,還是要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上。”

雖然在網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王璇也承認目前用戶在網站上的活躍度并不高。“早期的用戶都在微信里面,你很難要他們拋棄一個習慣,都上益修、上一個全新的平臺上留言和互動。”她說,“所以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先把大家維護好、培養學習習慣,在其他的平臺上打開益修課程的知名度,后面再慢慢把他們轉移到網站上。”

目前,益修學院雖未開始盈利,但已于今年上半年獲得了恩派和深德公益的200萬A輪融資。“我們預計到2017年達到收支平衡,整體上我還是樂觀的。”王璇說,“因為我們平時很低調,正式的運營活動從今年五六月份才開始。目前來看只要我們去推一推、動一動,用戶數量上就會有反應,只不過人手有限,目前課程研發是我們的重點。”

早期,網站多靠口碑傳播,后來慢慢發展到通過微信群、微信服務號傳播,現在益修翻轉課堂偶爾會把老師帶到線下一些代表性城市,例如鄂爾多斯和沈陽,并與當地的樞紐型平臺合作,以點帶面進行宣傳。王璇表示,益修未來打算跟5個城市建立這樣的聯系,進一步開展運營活動。

直通車:搜索“益修學院”,進入官網;或者,你也可以關注益修微信號“yixiu-xueyuan”,在移動端獲取最新課程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色综合.com|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久久精品综合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综合一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五月激情综合网|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丁香五月婷婷综合激情在线|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激情五月综合网| 自拍 偷拍 另类 综合图片|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