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5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2018年12月21日,2018中國公益年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上演,本屆年會將圍繞“時代洪流中的企業家精神”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本屆中國公益年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在年會內容上提供鼎力支持。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被稱為中國學術界的烏托邦,這里頻頻發出影響中國決策的聲音——這所以經濟學為基礎的中國頂尖科研教育機構,擁有眾多國內知名學者,不但在經濟領域碩果累累,更在每一個國家重大問題爭論的時刻,及時發出自己的聲音,全面參與書寫中國當下的歷史進程。
在本屆年會正式開啟前,我們不妨率先聆聽來自北大國發院一眾知名教授以往對于“企業家精神”的獨到、深入見解。(順序以姓氏拼音排序)
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企業家精神本質是創新
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答案很明確,是“創新”。
德魯克有本書叫《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他在回答為什么美國的經濟可以持續繁榮這么多年的時候,得出一個結論,是因為美國社會誕生了一種人,這種人叫“企業家”。為什么這些企業家可以推動美國經濟繁榮持續40年的增長呢?核心就是“創新”。
創新在本質上到底要做什么?真正企業家精神的創新內核到底是什么?我認為有五個方面:
1.創新一定是實踐的創新
我們在談創新的時候,我第一個需要大家知道的就是創新必須是一個實踐的創新,如果僅僅談理念創新、談觀念創新、談思想創新,我只能稱之為那是創新的準備,還不能稱之為創新。
2.創新必須是一個基本的工作形態
如果創新成為一個基本工作形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所有的工作品質、所有工作的產出,就會符合對于創新的理解,你的確就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3.創新是行動與結果的關系
這是我要特別強調的部分,大家記住真正的改變是在行動和結果當中體現的,不是看你說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這才是你在談的創新。如果不是說做什么,沒有結果、沒有行動,整天開會講創新沒有任何的意義。
4.專注與投入
我們自己要成為一個創新者,最重要的表現是什么?是專注與投入。以前我說過一個詞“靜動”,你沒有這種特別深刻的靜,你是無法感受那個深切的動,動與靜之間不是對立,是一個完全融合的,絕對動之下就會有絕對的靜,如靜水深流。動靜之間其實是完全融合的。它們兩個融合到最高點的時候,兩個都到極致就完全合一了。創新一定就是奮斗、投入、專注。你沒有做這樣的奮斗、投入和專注,你是得不到創新的這種真切的變化的理解。
5.使命感與責任感
最后,我們談創新的時候,大家記住一定是使命感跟責任感一起驅動的。所以你僅僅有責任感還不夠,你應該有更大的使命驅動的力量,才可以談我們講的創新。
管理學教授、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楊壯:企業家是創業者和企業家精神的結合
在中國,很多人被冠之以創業者、企業家的頭銜。這個概念是錯誤的。創業者應該是那些有了資金后自己進行創業,在這個過程中,做到低成本、高收入,能夠用自己的錢通過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創造出更多的收益和價值。這點很重要。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企業家要不斷地對自己的行為舉止、創業素質和品質進行提升。
真正的創業者要轉變成企業家,必須變回創業者本身。企業家是創業者和企業家精神的結合。創業者如果沒有企業家精神,他就不能夠成為企業家,例如那些創業以后投機暴富、心態浮躁的人,本身并沒有為社會做出貢獻,他做的東西也只是“空空的餡餅”。
企業家精神是什么?它與領導力緊密相連。成功的創業者或企業家能夠靜下心專注地做某件事,敢于抵抗潮流的誘惑,遇到問題不會放棄自己的目標,在整個創業的過程中,一直懷有執著的精神去創業。他們方向明晰,有擔當,同時有挑戰現狀、對傳統理念說NO的勇氣,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面對重大是非問題時,尤其是遭遇社會上的不公平、不公正、腐敗現象時,企業家不選擇回避,而是擺明自己的觀點。遇到非誠信問題時,企業家堅持有一顆誠信的心。在企業內部,他有一套明確的規章制度,激勵員工,同時對犯錯的員工有嚴格的紀律約束,從而讓企業有效地向前運轉。
有些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以各種唯利是圖的方式拼命賺錢,賺錢后再來提企業責任。這樣的人辦企業不會長久,企業也不會變成“百年老店”。因為他沒有長遠的創業精神,他也不會變成企業家。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市場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維迎:什么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如果非要對企業家精神做一個概括,我想強調以下幾點:
第一是對盈利機會的警覺性。在別人看不到機會的地方,你能夠看到機會,這是企業家與眾不同之處。
第二是簡單化。經濟學家經常會被人批評說想問題太簡單,我認為企業家把問題看得更簡單。這或許也是企業家和管理者之間的重要區別。管理者通常把問題想得復雜,企業家則把問題想得簡單。恰恰因為把問題看得簡單,他才能變成企業家,一個把問題看得很復雜的人不可能是企業家。簡單化當中包含很多道理,它能幫你抓住問題的本質,同時也給你解決問題的勇氣。李書福為什么敢造汽車?就是因為他把造汽車想得很簡單。他有兩個著名的比喻,一個是汽車有什么難的?不就是兩輛摩托車并排起來嗎?另一個是,汽車不就是把一個沙發放在四個輪子上嗎?這就是他當時對汽車的認識。正因為這個簡單化的認識使他走上了制造汽車不歸路,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營汽車制造商。我曾聽過多位企業家講過這樣的話:如果當初知道這么難,根本不會去創業了!
第三是想象力。熊彼特說,創新就是一種新的組合,一種產品或技術從無到有一定是組合而來的。組合是什么?組合就是一種想象力。斯蒂文森把軌道馬車和蒸汽機想象在一起就有了蒸汽火車。我引用一段奧古斯塔·埃達·洛夫萊斯夫人(Augusta Ada Lovelace)說的一段話,她是英國著名詩人拜倫的女兒,被稱為“軟件編程之母”,她在1842年就說過:“想象力是什么?這是一種組合的能力,它可以采用新穎的、獨特的、無限的、不斷變化的方式將事物、事件、思想和概念組合起來……它可以洞察我們周圍看不見的世界,那是科學世界。”大部分人想象力什么時候最豐富?睡覺的時候,所以才稱之為夢想。對企業家來說想象力是醒著的時候做的夢,非常重要。
第四是毅力和耐心。事情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沒有那么簡單,所有偉大的企業家沒有不經過失敗的。弗雷德里克·圖德因還不上欠款而坐牢,亨利·福特創業三次,前兩次都失敗。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和很大的耐心,你不可能屢敗屢戰,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馮侖說“偉大是熬出來的”,段永基說自己做企業最大的感受是“要硬撐著”,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北京大學博雅資深教授、經濟學教授周其仁:企業家精神是不輕言滿足的闖勁
精神很重要,因為沒有什么技能是學不會的,但是精神很難學,就是那股“勁兒”。說到企業家,什么是企業家精神?怎么定性?講來講去就是有一股勁,超乎常人。我們為什么要搞宏觀調控?就是因為人們有些行為的動機并非基于清楚的計算,所以投資才會過量,高峰時會更高峰,低谷時會更低谷,所以才需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人類的確有這股勁,但是多數人不大研究如何去利用。比如當處在不滿意的精神狀態下時,你會如何表現?天天發牢騷也可以,跟自己過不去也可以,但是你看總有那么一些人,就是不放棄。
當然這也帶來一個難題:這個勁兒能不能通過教育獲得?我也沒有很好的答案。中國有一句老話叫見賢思齊,這種力量是偉大的。每個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點企業家精神,但是這個存量有大有小,有的被按住了,有的被激發了。即使有些人精神受到鼓舞,但被周圍的生活一逼迫,這個勁兒可能慢慢又下去了。這個勁可以是天生的,也有在社會互動中形成的。這個勁兒對于企業家而言,尤其是對于影響國家經濟社會走向的偉大的企業家而言,是最重要的品質。
(本版人物觀點均整理自其過往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