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7 來源 :羊城晚報??作者 : 王玥
《廣東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草案”)昨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草案對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因見義勇為犧牲或喪失勞動能力人員日后的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都作了詳細規定。犧牲的見義勇為人員,由省政府一次性頒發三十萬元、行為發生地的地級以上市政府一次性頒發十五萬元以上的獎金。此外,草案還規定對見義勇為人員家屬應給予優待。
由政府成立評定委員會
草案在總則中對見義勇為進行了定義:“是指不負有法定職責、法定義務的人員,為保護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制止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或者救人、搶險、救災等行為。”
草案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成立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負責見義勇為的確認。評定委員會由公安、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教育、衛生、住建、司法行政、法院、檢察院等部門人員和相關專業人員組成,評定委員會辦公室的設立由同級人民政府確定。
在資金保障方面,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安排見義勇為專項經費,并制定經費的管理和使用辦法。
根據草案,廣東省還將設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同級財政撥款、募集收入、捐贈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同時鼓勵社會力量捐贈或者直接向見義勇為人員及家屬捐贈。
受益人適當承擔醫療費
草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因見義勇為負傷的人員,應當及時護送到醫療機構,并通知公安機關。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及時救治,不得拒絕、推諉或者拖延急救處置。因見義勇為而遭受人身損害的,在救治期間的醫療費、護理費等為治療支出的合理費用,由公安機關通知見義勇為專項經費管理機構先行墊付。造成殘疾的,還應當墊付殘疾生活輔助器具費。造成死亡的,還應當墊付喪葬費。而這部分墊付的相關費用,可向侵權人或者侵權人的監護人追償。
另外,因見義勇為而遭受人身損害并有受益人的,有關費用可以由受益人或者受益人的監護人適當承擔。參加工傷保險的見義勇為人員,依法進行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在省外見義勇為也有獎
根據草案,對見義勇為人員,事跡突出的,縣級以上政府可以給予通報嘉獎、頒發獎金和授予見義勇為榮譽稱號的獎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享受國家和省規定的相關待遇外,由縣級以上政府頒發一次性獎金:
一、犧牲的,由省政府一次性頒發三十萬元、行為發生地的地級以上市政府一次性頒發十五萬元以上獎金;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由省政府一次性頒發二十萬元、行為發生地的地級以上市政府一次性頒發十萬元以上獎金;三、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由省政府一次性頒發十萬元、行為發生地的地級以上市政府一次性頒發五萬元以上獎金;四、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由省政府一次性頒發五萬元、行為發生地的地級以上市政府一次性頒發兩萬元以上獎金。
草案在其附則中還規定:本省戶籍人員在本省行政區域外實施見義勇為的,應當給予一次性獎勵。
子女高考入戶給予優待
除獎金外,草案還對見義勇為人員的各項保障也作了詳細規定:
因見義勇為誤工的人員,所在單位應當視同出勤;其負傷治療期間,所在工作單位不得扣減其工資、獎金,不得降低其福利待遇。
因見義勇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由所在單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已參加工傷保險并被認定為工傷的,依法享受有關工傷保險待遇。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已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的,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見義勇為死亡或致殘人員子女入讀公辦幼兒園的,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接收;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參加中考、高考的,應當給予一定優待。
另外,事跡突出的見義勇為人員或者其配偶、子女在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地申請常住戶口的,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地地級以上市政府應當給予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