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2012年度優秀社工人物代表上臺領獎
2012年度最美社工代表上臺領獎
顧東輝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黨委書記
作為我國在社會工作理論研究與教學領域的重要領軍人物,他注重社工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在編輯出版諸多具有學術價值的著作、論文的同時,更注重社工實務的推動。他積極服務災區社工機構建設和社工專業人才培養;積極參與上海社工災后重建服務團;積極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的發展,為積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建設、實務建設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做出了貢獻。
國云丹
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工作協會秘書長
她是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行業引進的首位博士,浦東新區社會工作的領軍人。她注重從實際出發,先后主持多項社會工作課題,推動社會工作本土化建設。她多次針對社會工作熱點問題,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交有價值提案,致力于推動浦東新區社會工作各項政策與制度的完善,受到有關方面重視,得到社工同仁的肯定,為形成中國社工的“浦東模式”做出了貢獻。
駱冰
深圳市民政局社工處處長
他自2008年初擔任深圳市民政局社工處處長以來,通過推進社會工作各級政策、制度建設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措施,為培育民辦社工組織在深圳基本形成與國際初步接軌的社會工作體系,使深圳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副省級社會工作示范城市,形成“深圳模式”,進而促進全國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陳錦棠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第三部門教研中心主任
他專注于兩岸四地社工專業化等領域的研究及交流工作,特別是擔任東莞等地多家社工機構督導,為提高內地社工專業化水平不遺余力;做為民政部職業水平專家委員會委員、社會工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在完善社會工作者職能要求及工作框架,促進社會工作專業化試點工作,推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兩岸四地社會工作專業化做出了貢獻。
于海波
吉林省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會長/長春社會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她身殘志堅,自費到北京高校學習社工知識。在她多年的努力下,推動建立了東北三省社會工作實踐基地,已為黑吉遼10所高校培訓近300名社工專業學生,為促進東北三省社工發展做出杰出貢獻,并成為眾多社工和志愿者的領頭雁。她曾獲得中國青年志愿服務獎、中國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國自強模范、全國學習雷鋒先進個人、中華慈善獎等多項殊榮。
陳文華
安徽省社會工作(者)協會會長
她是安徽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的積極拓荒者。作為社工協會負責人,她大力推動基層社會工作組織的建立與網絡完善,打造“安徽省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和“安徽省高校社工師生實習(訓)基地”,支持、培育多家專業社工機構,策劃、創辦了安徽省唯一的社工刊物《安徽社工》,指導、開辦了“江淮社工”網站,促使安徽社工大踏步發展。
徐若蘭
福建省民政廳社工辦主任
她在為推動福建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不懈努力的同時,積極參與民政部第一批社會工作試點工作。由她主筆起草的《社區社會工作通用要求》,不僅填補了我國社區社會工作標準化的空白,極大推動社區社會工作發展,也為我國社會工作標準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民政部社工司已同意該標準申請行業標準立項。
熊俊超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與社會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珠海市社會工作協會秘書長
她創辦了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在她主持下開展的《珠海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為推進我國社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極有價值的建議;她積極發起成立珠海市社會工作協會,推動了加強珠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相關政策實施,為促進珠三角地區社會工作的整體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徐滿祥
廣州友好老年公寓院長、社會工作部主任
中國老年社工的開拓者。他創建了廣州友好老年公寓,設立國內養老機構中第一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部門,并親自擔任主任。他運用社工理念和方法,推動創立了“養、醫、教、研一體化”辦院模式,提升了養老管理與服務水平,曾獲得“2010年中國好人”、“2012年廣州市勞動模范”和“第四屆廣東省十大敬老之星”等稱號。他創建的養老公寓2012年被全國老齡委評為“全國愛心護理工程示范基地”。
郭昊
北京市西城區悅群社會工作事務所總干事
她是北京十大最美社工人物。大學社工專業畢業后,她自主創業,發起成立了北京市西城區第一家專業社工機構——北京市西城區悅群社會工作事務所。她注重社工實務,策劃并推行了一系列針對青少年成長、扶老助殘的社會服務項目,將社會工作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帶入西城、傳進社區,得到時任北京市領導和民政部領導的肯定。
(本報記者劉麗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