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四川省什邡市亭江村與金河磷礦化工廠僅有一墻之隔,據綠色和平測算,這座磷石膏渣堆與最近的亭江村農田僅僅相隔10米
即使前一天剛下過雨,菜地里的菜葉也積上了厚厚的灰。村民表示這里的蔬菜根本賣不出去,只能自家吃
“這里環境真的很糟糕,每天出門就面對著一座座似山又非山的東西,生活在這兒只有無奈,都是磷礦廠惹的禍。”四川省綿竹市白衣村村民李東東說。
而在不足30公里之外,四川省什邡市亭江村村民王希蒙也氣憤地接受采訪說:“我家就兩畝地,本來長勢、收勢都挺好的,現在只能有一半收成。這損失掉的一半都貢獻給了隔壁磷礦廠了。”
李東東和王希蒙分別是綿竹和什邡的村民,和他們一起居住在這里的數千戶居民如今正長期飽受著惡劣環境的侵襲。在這里,他們連逃離都變得異常困難。
而造成這一切的,是位于他們身邊的若干個磷礦石生產廠。
4月2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率先對四川當地磷礦污染情況做出調查披露,打破了當地居民長期面對惡劣環境生活時選擇無奈時的沉默。
這次的發布又會是像上次“黃金大米”一樣攪動業界神經么?綠色和平又在其中扮演怎樣的環保推手?
歷時數月的調查
“當時也是有些群眾反映過這里的環境問題,提到過磷肥的生產。我們長期做環保項目,知道磷肥生產過程和其產生的副產品對環境是有危害的,并單獨選取了磷礦生產大省四川來進行調查,但沒想到情況這么嚴重。這次發布會也許是一場拉鋸戰的開始。”綠色和平組織行動與調研經理郎希宇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從去年開始,綠色和平就著手磷肥副產品磷石膏污染調查,對磷肥生產大省四川境內的五座大型企業進行調研,得出的結論令人咂舌。
“5月份就開始了,對四川省內磷化工生產企業磷石膏的污染狀況進行著包括初步采樣檢測在內的調查,走訪了什邡、綿竹兩地的五家大型磷化工企業。實驗室的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檢測的磷石膏渣的浸出液都含有氟化物、重金屬等有害化學物質。由于氟化物含量超標,近一半的磷石膏樣品都屬于危險固體廢物,而所有屬于危險固體廢物的渣堆的處置和管理均不符合國家標準。”郎希宇詳細介紹了調查結果。
他憂心忡忡地說:“簡單來說,我們飲用水中是含有氟的,但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水中含氟不能超過2mg/L。這里生產磷肥帶來的副產品——磷石膏,經過風化后落到飲用水中,使水中的氟物質超標數倍。可想而知喝了這樣的水后,會對身體造成何種傷害。”
現實中的污染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綠色和平指出,通過實地調查四川綿竹市白衣村、什邡市亭江村旁邊的磷化工企業后,發現當地居民生活已經受其影響,飲水問題尤為嚴重。
據綠色和平稱,四川省龍蟒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廠從2007年10月開始在綿竹市白衣村邊緣緊貼馬尾河的一塊地皮上堆放磷石膏,僅渣堆高度就超過20多米,長近1公里,寬50米,形成一座大山。離渣堆最近的白衣村居民住宅不過百米,而當地的水源保護地馬尾河則緊貼渣堆流過。
2011年該廠遷走,卻把巨型渣堆留在了白衣村。通過第三方實驗室檢測顯示,白衣村附近磷石膏渣堆,其磷石膏浸出液的氟化物含量(802mg/L)是國家危險廢物界定值(100mg/L)的8倍。
據村民介紹,渣堆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渣場與綿竹市水源保護區馬尾河僅相隔一道淺溝,據村民介紹,這里曾發生過渣堆坍塌污染河水的情況。現今,當地居民家中燒水水垢無故增多,只能購買桶裝水飲用,而洗浴、洗衣、煮飯和飼養家畜家禽的用水也只能使用井水。
就此情況,《公益時報》記者聯系上了白衣村村民李東東做進一步了解。“這里污染確實挺嚴重,沒辦法,住久了就習慣了。現在主要問題就是飲水,當地說讓我們裝自來水飲用,但這筆錢還是需要我們自己掏腰包。但我們都是以種地為生的人,沒有錢裝自來水。”李東東無奈地說,“這個渣堆在這里都幾年了,最近的離我們住地就只有百米距離,每天出門看著這些廢渣就像望著一座大山似的,連出去打工的心情都沒有。”
和李東東一樣遭遇的還有什邡市亭江村的王希蒙,他家位于另外一處污染點——金河磷礦化工廠渣堆旁,巨大的渣堆與他家相伴為鄰。
“我們現在都是喝自己鑿出的井水,但也不知道這里地下表層水有沒有被污染,我們也沒有做過相應的檢測,現在影響最嚴重的就是農作物。”王希蒙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農作物的影響是現在李東東最為揪心的,他家主要種的是水稻,總共兩畝地的收成現在只有原來的50%。
“原來沒有這個廠子的時候,我們家水稻長勢很好,每年兩季收成,總能收到九、十成左右,現在只有五、六成。這個磷石膏長期堆在這里,經過風化后就很容易飄到農作物上,這就是減產的直接原因。”李東東說,“現在一年就種兩畝地,收成也就4000塊錢,加上污染企業每年的100多元的補貼,這就是全年的收入”。
“要是你能過得下去嗎?”李東東反問記者。
隨后記者聯系上了白衣村村支書肖紅富和村長李澤軍。
肖紅富對記者表示,磷石膏存在于當地多年,對環境確實是有一定影響,主要可能就是飲水,現在當地正在抓緊解決村民飲水安全問題。
李澤軍也稱,“生產磷礦產生的副產品磷石膏長久堆積肯定對當地環境有破壞,尤其是居民用水問題”,但他也透露說:“我們已經申請什邡市級環保部門來做過相應檢測,結果顯示當前水質沒有問題。”
對于當地磷石膏堆積的處理問題,李澤軍說:“就在龍蟒集團搬走后,綿竹市政府已經引入一個企業入駐,這些堆積的磷石膏渣堆將由入駐企業負責運走,不久這里環境將會好轉。”
環保界的斗士
2012年12月6日,綠色和平曝光“黃金大米”事件,一批未經許可的轉基因物種直接用于中國兒童試驗,引起社會軒然大波。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的“黃金大米”事件,到今日的“磷石膏污染”,在每一次由綠色和平引發公眾關注的爆料中,這個環保組織都會成為事件的重要推手,已然超越話題本身各方角色,成為事件主角。
這次綠色和平對于四川磷肥生產企業污染調查發布,僅是一次新聞事件稍縱即逝還是又將會引起新一輪輿論紛爭呢?
發布會當天,綠色和平組織已向四川省政府和省環保廳申請了政府信息公開和當地環境評估結果,對方稱將于15天之內做出答復。
4月6日,四川省德陽什邡市、綿竹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就關于“四川震區磷石膏污染嚴重”的報道進行回應,稱磷石膏污染為歷史遺留問題,兩地正積極支持企業加快磷石膏綜合利用,并確保民眾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