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春偉
截至6月3日10時
“六一”來了,南京有個孩子的“六一”卻不快樂。近日,一名寫漢字的游客將“到此一游”刻到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上的消息被網友曝出,一時間群情激憤。在譴責這種不文明行為的同時,有網友“人肉”出此人是江蘇南京某中學在讀的初一學生,并曝出其他一些個人信息。5月25日,該學生的父母主動為孩子的行為道歉,并透露刻字風波發(fā)酵后“孩子哭了一整夜”。
據了解,盧克索神廟坐落在盧克索中心的尼羅河東岸,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個法老——艾米諾菲斯三世為祭奉太陽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兒子月亮神而修建的。
因“丟人丟到國外”,網友對這個未成年人罵聲一片,不少媒體在報道此事時,也直接使用了該學生的真實姓名而未用化名。
兒子的不文明行為遭“曝光”后,其父母通過南京《現(xiàn)代快報》的熱線電話與記者李紹富取得聯(lián)系。李紹富回憶,見面時該學生的母親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一直哭個不停。
這對父母向媒體記者介紹,孩子今年上初一,平時成績不錯,但性格內向。對于具體出游埃及的細節(jié)并不愿過多透露。“孩子犯錯誤,主要責任在大人監(jiān)護不到位,此前也沒有教育過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向關注此事的人道歉,也向埃及方面道歉,希望大家原諒寬容孩子,給孩子改錯的機會。”該同學的父母還向《現(xiàn)代快報》記者透露,稱孩子已經知道“題字”行為引起的風波,之前整整哭了一夜。
類似情況并非個例,此前,歌唱家李雙江之子涉嫌輪奸一案也引發(fā)了未成年人保護問題的探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明文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同時,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jié)目、公開出版物、網絡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網友隨意“人肉”一個犯錯的未成年人,你贊成嗎?你認為要想保護好犯錯違法的未成年人,我們應該怎么做?《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近日聯(lián)手推出的“益調查”顯示,近六成網友認為,要想讓孩童免遭“人肉”侵害,未成年人要從自己做起,文明行事最重要。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5月31日9時40分開始至6月3日10時結束,共有4281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要想遵循法律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犯錯違法的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59.62%的網友認為“未成年人從自己做起”最重要,17.9%的網友認為“政府和社會組織均要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的宣傳”最重要,15.17%的網友認為“媒體要增強自身責任意識”最重要,7.34%的網友認為最重要的是“網友們做到文明上網”。
網友們是否贊成其他網友隨意“人肉”一個犯錯的未成年人?過半數(shù)的網友贊成,他們認為“姓名不算隱私,不管是誰,違背道德都該接受懲罰,才能長點教訓”;34.79%的網友不贊成,因為“未成年人的隱私受到法律保護,網友和一些媒體的行為有些過分了”;還有10.68%的網友中立。
那么,網友們認為群情激憤的“人肉”搜索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4.62%的網友覺得是“中國游客素質太差”,16.26%的網友覺得是“國家對涉及未成年保護的法規(guī)宣傳不足”,15.73%的網友覺得是“網絡暴力嚴重”,而13.41%的網友覺得是“一些媒體缺乏足夠的責任和良知”。(李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