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春偉
截至8月5日10時許
近日,由北京市衛生局主管的“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經北京市民政局審查批準正式成立。該協會由熱心推廣生前預囑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自愿聯合發起成立,旨在通過推廣使用“生前預囑”,讓更多人知道,在生命盡頭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統以保持“尊嚴”是一種權利。
所謂生前預囑,就是人們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說明在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北京市衛生局表示,“生前預囑”概念在我國并無法律明確支持或禁止,目前尚處民間推廣階段,衛生行政部門將“觀察”其效果和發展。
其實,早在2006年,一批由政府工作人員、醫學界和學術界人士組成的志愿者,就建立了專門探討死亡問題的公益網站“選擇與尊嚴”,并推出中國首個民間“生前預囑”文本。自2011年6月起,公民可以登錄“選擇與尊嚴”網站,自愿填寫“生前預囑”,并隨時修改或者撤銷。截至目前,該網站已有91萬余人次登錄瀏覽,近萬人完成了“生前預囑”。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大醫院心內科教授霍勇表示,對患者的生命延續非但沒幫助,有時還會對其造成更大痛苦,對醫療資源也是種浪費。他估計,醫院內1/3的危重癥病人,對其的搶救是無謂的。到目前為止,美國35個州都通過了“自然死亡法”。人們可以通過簽署“生前預囑”,按照個人意愿選擇病危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護治療方法。
據了解,尊嚴死不是安樂死,不以任何主動的方式結束他人生命。它是一種自然死亡狀態,是指對沒有任何恢復希望的臨終患者或植物人停止使用呼吸機和心肺復蘇術等治療手段,目的是減輕肉體痛苦使其處于安詳狀態的一種“等死”。不過,我國沒有明確法律法規禁止公民選擇尊嚴死,但也沒有相關法律支持此行為。
你是否會簽署“生前預囑”,選擇“尊嚴死”?你認為,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在推廣過程中,應重點解決什么困境?近日,《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聯手推出的“益調查”——“北京成立協會宣傳‘尊嚴死’,你怎么看?”顯示:九成以上網友表示生前預囑體現了對人的尊嚴的尊重,還能節約寶貴的醫療資源,。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8月2日11時許開始至8月5日10時許結束,共有1572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網友認為“人們的思想觀念在進步,相信此新事物很快就會為人接受”,只有10.37%的網友認為“理念是好的,但現實中放棄治療的人太少”。與此同時,更有生前預囑體現了對人的尊嚴的尊重,還能節約寶貴的醫療資源,會簽署“生前預囑”,選擇“尊嚴死”。
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應重點解決什么困境?53.25%的網友認為是觀念問題,應盡力讓人們解放思想,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23.61%的網友認為是法律盲區,既要老實交代,又要努力推動法制的健全和發展;5.22%的網友認為是宣傳難題,宣傳時做到傳統與現代媒體相結合,老中青群體兼顧;17.94%的網友認為是政府關卡,應該爭取從政府方面獲得更多指導和可行性建議。
( 本報記者 李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