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這幾天廣州增城市民王海濤一直在關注一條新聞,這條新聞中所報道內容如果得以落實,左腿因工傷致殘的他將能夠享受到平價診療。
王海濤所關注的這條新聞是最近廣州市醫療改革辦公室公布的一條醫改方案。
9月30日,廣州市醫改辦向社會公布《廣州市開展平價醫療工作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該方案提出,將在廣州市下屬的2個縣級市增城市和從化市開展平價醫療服務試點工作。
“政策要真能落實,今年底我這老毛病將能長期看診了,以前要照個CT都有些舍不得。”王海濤在電話那頭激動地表示。
醫療政策關乎著每一個人的健康,這次的廣州醫改推廣“平價醫療”的做法將會在多大層面惠及公眾,政策又該如何執行呢?
推行醫院、門診、藥包平價“三平”政策
《方案》確定,到今年底,廣州將從下轄的增城和從化兩市至少選取1家縣級醫院開展平價醫院試點;兩市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設立平價診室;平價診室單病種醫療費用較普通門診將降低15%以上。低收入困難家庭成員等“六種困難幫扶群體”在平價病房就診醫保報銷后的自付部分費用最高可再減免50%。廣州市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包括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及村衛生站)推廣使用平價藥包。
《方案》同時還確定了遠景目標:到2015年,該市所有區(縣級市)轄區范圍內至少有1家平價醫院;廣州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平價診室占到醫院門診資源的1/10。鼓勵民營醫療機構開展“三平”(醫院、門診、藥包平價)醫療服務。
根據《方案》規定,除了在廣州市增城和從化2個試點縣級市之外,廣州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包括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及村衛生站)在2013年年底之前確定本單位推廣的“平價藥包”,并且鼓勵各醫療機構結合實際增配有效、價廉的其他藥包。
在廣州打工者中與王海濤一樣企盼這條新聞落實的人不在少數。過去,因為價格問題,他們常常是有病也不能及時去就醫。
“平價醫療”價平質不平
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吸引著大批的外來務工人員前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廣州作為打工首站,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多,醫療條件的有限,使得醫療矛盾顯現。
趙彥平是廣州市發展改革委人口處處長兼廣州市醫療改革辦公室成員,廣州醫改《方案》出臺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當時初衷就是想進一步解決群眾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在廣州市各個區、縣設立起平價醫院,二級公立醫院都設立平價診室,這樣一來不管就診的患者是在廣州哪個區、縣均可以就近到當地的平價醫院或是平價門診就診,這使得想去平價醫院或平價門診的患者不至于要跑到另一個區、縣折騰,從實際上來看是提高的就診效率,也讓平價能夠實實在在地惠及老百姓。”趙彥平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在趙彥平看來,“讓老百姓瞧得起病應該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做”。
政策推進王海濤也覺這是利好,但同時王海濤也有著顧慮。近幾年,各地都對看病難、看病貴出臺了應對政策,但實際效果并不如想象的好。
價格平了,但診療效果會不會很也“平價”了呢?
“咱們現在沒去過,不好說,平價醫院、平價門診就醫費用降低了,那這個給咱瞧病的醫生會不會技術也一般,開藥也一般,那咱的病診治得是不是也一般了?”王海濤有些擔心。
王海濤的擔心并不是空穴來風。早在2006年廣州市就曾出現過平價醫院——廣州華僑醫院分院濟慈康復醫院,當時這家醫院是利用廣州華僑醫院(三甲)資質,由民間資本出資建立運營的。
據當時媒體報道,這種做法開始是收到了一定成效的,但時間一長,前來就醫的患者就越來越少了,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們對平價醫院的醫療質量產生懷疑。
不過在趙彥平看來,此次政府補貼的惠民政策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廣州‘三平’均是在政策指導下進行,不會出現價平而質也平的現象。”趙彥平說,“開展平價醫院、平價診室、平價藥包,這些項目市、區(縣)二級政府都會拿出一定財政資金給予政策性補貼,這本身就是一種公益性的政策,目的就是讓普通老百姓都能瞧得起病,具體補貼數額現在正在計算之中,很快就會有結果。”
據廣州市發改委網站公開信息顯示,為落實醫改“三平”政策,增城、從化兩市實施平價醫療服務產生政策性虧損的80%由財政專項資金給予補助,政策性虧損的20%由開展平價醫療服務的醫院承擔。市、區分擔比例具體為,廣州市與增城市為6:4,廣州市與從化市為8:2。
“六類困難人群”受益明顯
《方案》提出,“六種困難幫扶群體”在入住平價病房后可以享受相應優惠政策減免,那么這“六種困難幫扶群體”是哪六種?具體又如何享受優惠呢?
《方案》規定,“六種困難幫扶群體”是指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收入困難家庭成員、三級以上殘疾人員、在校貧困學生、優撫對象,這六種符合條件的病人可入住該類病房。
同時,平價病房對病種將不設六類困難人群與非困難人群限制,仍然會嚴格按診療規范對患者診治;平價病房所使用以基本藥物為主的平價藥物,對床位、一般檢查、治療等費用在醫保報銷后及其他的醫療補助支付后減免10%,對大型檢查(MR和CT)在醫保報銷后的自付部分費用再減免50%。
左腿因工傷致殘的王海濤正是屬于這六種困難幫扶群體,因此格外關心自己瞧病能享受何種優惠減免。
“這六類困難人群,在直接去平價醫院、平價門診就醫的時候和非這六類困難人群的就醫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醫生不會因為你是六類困難人群的身份就對你格外診治(低標準、次藥品),醫生都是對病不對人,在就醫這個環節是沒有雙重標準的,要說到差別就在于結賬報銷環節。”王海濤說,“如果患者屬于這六類困難人群,在醫藥費用報銷時應該出示困難人群相關證件,這些證件都是政府相關部門統一制作發出的并加以有效管理,這樣一來就能夠使這六類困難人群的看病質量得到保證,又享受到了平價醫療帶來的便捷和實惠。”
試點單位推進到“1公里”
根據《方案》要求,廣州增城和從化的“平價醫院”試點必須要在今年年底開始,眼下廣州正在兩市全力協調推進。
“廣州市平價醫療方案出臺也是基于之前廣東省政府公布的《2013年加快推進平價醫療服務工作方案》來制定的,增城、從化兩市試點方案已經確定,年底將初現成效。”趙彥平說。
記者致電增城市中心醫院,一位院方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有可能進行試點,但具體細則還沒有出臺,離年底時間很近了,醫院方面也在緊張協調,如果試點推行,醫院也將會全力配合也有能力完成試點工作。”
按照政策要求,今年底王海濤所在的廣州增城市就將至少出現一家“平價醫院”,這對王海濤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我左腿的幸福日子將會很快到來。”王海濤說。
(本報記者 張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