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閆冰
截止時間:11月11日10時
兩年前,23歲的遼寧姑娘白雪被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移植手術費需要30萬元,社會愛心人士在得知白雪的情況后組織了志愿者團隊,在中國紅基會的協助下在淘寶網上啟動了“白雪可樂”項目,開設了白雪天使公益超市淘寶店,以出售虛擬可樂為白雪籌集治療費用。白雪可樂也是中國紅基會第一次通過微公益的形式開展的救助項目。
如今,故事還在繼續。
10月27日,又一款名為“星星點燈”的虛擬產品在“白雪天使公益超市”正式上線。小文,是這個虛擬商品的出售者。去年8月,她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今年5月份,她和白血病患者姜濤在網絡上相遇相戀,互相鼓勵對方對抗病魔。面對高額的醫藥費,小文發微博向網友求助,有好心網友告訴她,“最近有個叫白雪人道救助的淘寶店比較火,可以去試試”。小文與工作人員取得聯系,“這個基金是救助14到28周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對于其他患者,他們可以在他們的淘寶公益超市提供虛擬產品進行寄賣,但在網上的宣傳工作需要我們自己做。”在出售“星星點燈”虛擬商品的頁面,有小文寫的兩人共同對抗病魔的經歷及合影。上線第一周,每件2元的該產品已售出1100余件。
如今,白雪天使公益超市淘寶店已經是三冠賣家,還有愛心冰糖葫蘆、平安樹等虛擬產品,每個產品背后都是一個可以幫助的患者。
作為公眾,你是否支持通過購買虛擬產品進行捐助的做法?對于虛擬產品,你覺得哪種監督方式更有效。《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聯手推出的“益調查”結果顯示,僅四成網友會通過購買虛擬產品進行捐助。網友表示:捐款渠道多樣化是好事。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11月7日15時開始至11月11日10時止,共有580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你會通過購買虛擬產品進行捐助嗎?”一問中,選擇“會購買”與“不會購買”的參與者幾乎相當,43.11%的人會購買,理由是“捐款渠道多樣化當然是好事”,46.56%的人不會購買,因為“還是應該通過基金會的賬號等傳統渠道進行捐贈比較靠譜”,另有10.35%人表示看看再說。
“你怎樣看待通過銷售虛擬產品進行募捐的方式?”這一問題中,44.83%的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是捐贈渠道多樣化的表現,創新了被救助者的參與模式。形式契合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易被人接受和推廣。” 36.21%的人表示不支持,認為“各種各樣的形式其實換湯不換藥,不如就由基金會公布一個賬號大家匯款簡單明了。”
“對于虛擬產品,你覺得哪種監督方式更有效?”一問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網友還是更傾向于捐贈人親自監督的機制,62.07%的人認為“每件產品應留下受助人方面的聯系方式,捐贈人可以親自追蹤具體效果”,這樣的監督方式更好。另有18.97%的網友選擇“網店背后的公益組織進行監督,定期公布審查情況”,只有6.9%的人認為網店可以自我監督,定期公布接受賬目、公布資金使用情況、曬“賬單”等。
(本報記者 閆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