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木蘭
截止時間:12月23日10時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開始有中國公益組織走向國際,開展國際救援項目。
近日,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了“國際社會責任民間論壇”,提出了“民間幫助民間”的口號。中國扶貧基金會從2009年起展開國際援助項目,于2009年在蘇丹開展了婦幼保健系統示范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在蘇丹13個州建立13個婦幼保健醫院。蘇丹是世界上孕產婦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扶貧基金會在2011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援助蘇丹醫療點——阿布歐舍醫院。
2011年初,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坦桑尼亞啟動“希望工程走進非洲”項目,在巴加莫約縣的摩唆嘎小學舉行了第一所非洲希望小學的奠基儀式。
對于公益組織走出國門的現象,有人表示支持,認為中國的公益組織應該實施國際化戰略,為非洲等地區提供實在的幫助。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國內需要幫助的人還很多,中國公益組織應該先幫助中國人。
你支持中國公益組織走向世界么?《公益時報》與新浪公益聯手推出“益調查”顯示:公益組織是否該走向世界,網友支持和反對的聲音各半。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12月19日17時開始至12月23日10時止。調查結果顯示,“你認為目前,中國的公益組織需要在國際上開展公益項目么?”一問中,選擇“需要”與“不需要”的參與者幾乎數量相當:49.6%的人表示需要,理由是“公益不分國界,民間組織應該承擔國際社會責任”;48.7%的人表示不需要,理由是“國內還有很多貧困人口需要幫助,應該先解決國內的問題”。另外有4.4%的人表示不清楚,應該看具體情況。
“你會捐錢給公益組織做國際支援類項目么?”一問中,選擇“不會”的人數略高于“會”的人數。46.1%選擇不會的人表示“還是想把錢捐給中國人”,43.0%的人認為“只要項目公開透明,受助人需求強烈,就會捐錢”。另外有11%的人表示要看具體項目。
針對“你認為國際救援應該受政治(兩國關系)影響么?”的提問,大多數網友的態度是不應該。結果顯示:55.7%的人選擇“不應該”,理由是“人民是無辜的,民間幫助民間就不應考慮政治因素”;41.7%的人選擇“應該”,理由是“如果兩國關系緊張,就不應該向其提供幫助”。另外有2.6%的人表示不清楚。
而關于“你認為,中國的公益組織應該參與哪類國際公益項目?”的問題,選擇“扶貧、教育等傳統公益項目”的網友占40.4%,選擇“海嘯、地震等突發災害”的網友占39.0%,選擇“志愿者”項目的占14.0%。另外,有6.6%的網友選擇其他。
(本報記者 張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