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要聞 > 公益組織農村學校營養改善的5年實踐
公益組織農村學校營養改善的5年實踐

2014-08-1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河北平泉縣白池溝鎮中心小學的“美味菜園”實踐著中國青基會所鼓勵的“食育”教育

 同學們在“美味菜園”勞動

上課鈴聲響起,剛剛還在校園墻角玩彈弓的馬渝并沒有急忙返回教室,而是迅速跑到操場上的“美味菜園”宣誓主權。“這是我的勞動成果。”馬渝指著一棵黃瓜說。

和馬渝一樣,在白池溝小學的這塊被稱作“美味菜園”的土地上,全校孩子都有自己勞動的印記。而“美味菜園”的到來則源自于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的“食育”教育。

作為“希望廚房”的創新升級,2012年中國青基會、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編寫了“食育”教材,開始在馬渝所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白池溝鎮小學試點。中國青基會鼓勵所有有條件的學校設立一塊校園自留地作為“食育”課程的實踐基地,并積極開展校園運動會監測學生體質。

“如何從讓孩子‘無米下鍋’到‘有鍋下米’,從‘吃得飽’到‘科學吃’,這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蔣建平表示。

從捐建廚房硬件開始

“希望廚房”項目開始于2009年,第一家“希望廚房”落戶在希望工程的發源地安徽金寨。

在項目開始之前,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曾前往農村中、小學調研學生營養狀況,從調研情況來看農村中、小學學生營養狀況并不樂觀。

古瀾現在是中國青基會伙伴三部部長,她經歷了調研的整個過程。

“不管住宿、寄宿的孩子都從自家帶著食物來到學校,學校在校內定點的地方為學生建起了很多小爐灶,午餐時幾十個小學生圍著一個爐灶生火做飯的場景甚是壯觀,但背后你會覺得這有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和營養流失的問題。”古瀾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如果為有廚房條件的學校捐一批廚具會不會更好。

2009年,古瀾找到一家國際食品企業億滋中國,決定通過給中國內地農村中、小學捐建廚房硬件并培訓校園廚師的方式來改善孩子營養。很快第一座“希望廚房”在希望工程的發源地安徽金寨建成,被命名為“億滋希望廚房”,隨后項目在全國迅速推開。

“我們不建設廚房,但對接受廚具捐贈的學校會有要求,廚房建設必須符合配備廚具要求,廚房面積多大、層高多高我們都會給出要求,要不捐建幾個飯車還進不了廚房,那就麻煩了。”古瀾說,“這些廚具的供應商選擇的都是國內一、二線品牌,捐建廚具的質量是能夠能到保證的。”

在建立“希望廚房”的過程中,也不乏有其他公益伙伴加入進來,截至目前,全國“希望廚房”數量已經接近3000所,遍布全國數百個貧困縣。

向營養教育轉型

2011年10月2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展試點,范圍包括680個縣(市)、約2600萬名在校生,中央財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初步測算,國家試點每年需資金160多億元,由中央財政負擔。

同時要求統籌農村中小學校舍改造,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建設內容,切實改善學生就餐條件。

直到現在馬渝都還記得當初學校補貼3塊錢的情景。一個面包、一個雞蛋、一袋牛奶構成了3塊錢的全部。

“有時我們并不愛這么吃,每餐都吃這些真有些吃不下去,面包、雞蛋、牛奶放不了幾天就爛掉了。”馬渝說。

馬渝是住宿生,周一到校,周五回家,但在周一來校前,馬渝媽媽都會給他備上一些吃的帶到學校,除此以外,還會給10塊錢,作為馬渝這一星期的零花。

但這在趙春東看來,即便是吃得不少,但也還是不能很好解決孩子們的營養問題。

趙春東是馬渝所在學校河北平泉縣白池溝鎮中心小學的校長,這所有著600多名學生的農村小學,90%的孩子都是住宿生。

趙春東介紹,“學生家里帶的食物,基本周一、周二就會消滅,10塊錢,周三、四就會花掉,到了周五想著下午放學可以馬上回家了,一般在中午都很少吃飯,這樣營養肯定跟不上。”

怎樣吃得更有營養,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青基會、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編寫了“食育”教材,并開始了食育教育的探索。“美味菜園”即是其中之一。

從不適應到發現魅力

2012年,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白池溝小學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引入了“食育”課程,每兩周一節課。教材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編寫,旨在為農村中小學科普營養知識,同時建議在學校開辟塊自留地作為勞動技能實踐基地。

“開設之初,老師們很不適應,從來沒有受過這方面的培訓,再則這也不屬于教育部教學標準內規定的課程,勞動實踐課程還需要做出大量PPT,這對于農村學校教師有些困難,不知從何教起,另外,如何考核也是一個難題。”趙春東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這就是當時遇到的問題,老師積極性不高,教起來費勁兒。”

“雖然剛開設這門課時,老師們不習慣,但學生們很感興趣,這門課需要實踐的地方很多,孩子們都喜歡到操場上去實踐。正是由于孩子們喜歡,學校也盡最大可能滿足孩子們求知的愿望。”趙春東補充道。

2013年,為了更好配合這門課程的開展,趙春東將學校一塊面積并不算大的土堆推平劃為了“食育”課的教學實踐基地,將其命名為“美味菜園”,并讓老師指導學生在上面種起了自己喜好的植物,讓學生親身融入其中,更直觀加深對植物的了解。

沒想到,該課程一經推出,雖然兩個星期一節課才上40分鐘,卻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馬渝一直還記得當初上課和實踐的場景,他說,完全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

“真的,特別棒!我們可以在上面種各種蔬菜,還可以自己認領,標上記號后,我們相互之間都會攀比,澆水、施肥一氣呵成,等到成熟后可以拿到廚房做菜,吃到自己種的美味,當然積極性高。”馬渝說。

“食育”教育的日本經

其實,國際上的食育教育要比國內早很多,日本在食育教育上可謂是走得比較快的國家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就提出了食育教育的理念。

曾經有過日本考察經歷的古瀾在談起日本食育教育時,對其頗為贊賞。

“食物是怎樣來的,怎樣才算節約,每天的一日三餐吃什么,不同食物有哪些營養,如何科學搭配膳食,這些日本小孩都會知道,從小普及‘食育’教育將對其今后健康和工作產生很大影響。”古瀾說。

所謂“食育”,不僅是單純的餐桌禮儀和食品營養搭配,還會加強孩子對環境的愛護之心,從而減少對食物以及資源的浪費。為了讓孩子們認識植物、動物,培養珍惜食物的精神,一般幼兒園都會有一片小菜園,還會養上幾只兔子或小雞。

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蔣建平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間公益組織、企業、科研院所在聯手推動農村中、小學營養改善是正逢其時,加入一些新元素來創新這非常必要。國家不可能包辦所有,社會力量正好進行了補充,國家投入160億經費改善農村地區營養,每生每天3元錢標準,吃飽很容易,但要吃好甚至形成一種科學的飲食習慣還很難,這需要有很長的路走。”

公益時報記者 張明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欧美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网|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欧美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给合国产|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欧美韩国精品另类综合|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观看综合国产|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久久综合日本熟妇|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