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博
“一張廢紙很薄、很輕,不受人關注,但當它作為愛心捐贈給慈善事業時,就會變得很厚、很重。”
——一張紙獻愛心行動發起人徐鐿軒
紙張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積淀,造紙業在近千年的發展中,始終伴隨著對森林資源及水資源的大量消耗。因此,加快廢紙回收利用有著深層次的意義。
“一張紙獻愛心”行動是由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志愿者慈善促進工作委員會(簡稱“新聞界慈善促進會”)于2008年3月19日啟動的公益項目,旨在通過倡導全國各地捐獻廢舊紙張積聚善款,用以救助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2014年5月,該行動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納入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當中。
我國在廢舊紙張的回收利用方面還存在巨大的浪費,同時先天性心臟病是所有先天性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6‰至9‰。“面對這兩組數據,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使二者之間產生互動。拿機關單位訂閱的舊報紙舉例,我國每年公費訂報量約重200萬噸,1噸廢舊報紙最低回收價1500元,總價值就達30億元,即使回收一半的廢舊報紙,以平均一個患兒3萬元的治療費推算,每年可救治數萬名患兒。”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志愿者慈善促進工作委員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一張紙獻愛心”發起人徐鐿軒表示。
“一張紙獻愛心”行動啟動之初,在江蘇省常州市試點,市委、市政府組織發動,6年累計捐獻廢紙4萬余噸,募集善款2800余萬元,3414名貧困家庭的孩子受益。目前24個國家部委、48家社會團體機構參與其中,厲以寧、莫言、成龍等800余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寄語倡議支持該項工程;胡珍、湯燕文、翟惠生、李宏塔等2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連續4年為此提案。
作為試點城市,江蘇省常州市鄒區中心小學全校2000余名學生捐出舊課本、練習冊等廢紙。活動中,孩子們拿出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等進行“愛心義賣”,最終共籌得善款36152.3元,成功救助西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朗薩旺姆。
目前“一張紙獻愛心”行動全國統一捐贈網站www.1paper.org在人民網上線。在這一平臺上,任何組織、單位、個人都可以快捷地把捐贈廢紙變現后的善款匯入中華慈善總會專項賬戶,自愿地選擇救助對象。(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