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博
在北京,有一個被諸多媒體爭相報道過的慈善社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社區。這個以“慈善”冠名的社區到底是什么樣的?它和普通社區有什么區別?這個社區現在是什么樣的?社區居民是怎樣評價的?為此,《公益時報》記者專程來到了隸屬太陽宮社區的圣馨家園小區一探究竟。
慈善社區,不太清楚啊
由于剛下過雨,小區里空氣清新。整個小區干凈整潔,小區花園里許多老人悠閑地帶著孩子聚在一起聊天。
記者向其中一位老人詢問起慈善社區的事,老人很熱情地告訴記者她在這個小區住了一年多,但對慈善社區卻表示:“不太清楚啊,啥是慈善?”記者又在小區轉了幾圈,前前后后和多位老人攀談,對慈善社區表示不知道或不太清楚的達到四分之一。
為什么這么出名的慈善社區,小區里還有人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太陽宮社區黨委書記胡素君直言不諱地解釋道:“太陽宮社區是北京市較早由農村化社區向城市化社區轉型的地區之一,但是到現在都仍然屬于城鄉結合部,有太陽宮地區和太陽宮鄉兩塊牌子,大致由本鄉農民、農轉居居民、老城市居民、購房新遷入居民和大量的流動人口組成,有個別居民不太了解慈善社區的情況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實事求是地講,這也是社區工作的不足。”
社區與民非的共同目標
據胡素君介紹,太陽宮社區的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太陽宮居委會,2003年同西壩河北里社區籌備處合并后,更名為太陽宮社區,目前,太陽宮社區共有居民13000余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達到1000多人。
太陽宮社區人口組成復雜,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較為冷漠,鄰里之間竟然可以因為挪動椅子發出聲響而引起一場爭吵,加之當時社區基礎設施非常差,居民的幸福指數不高等原因,這都給太陽宮社區初期的工作開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2008年前后,胡素君團隊經過多次走訪,面對面地和居民溝通,逐漸提出了“以文化活動引領社區風尚,以親情服務打造和諧社區”的包容式發展道路,打造“快樂家園”,“慢慢地我們發現,打造‘快樂家園’的過程就是發揚‘善’的過程,也就是用慈善概念整合社區資源,推進‘快樂家園’的建設。”胡素君說。
奧運會以后,太陽宮社區借助全民公益的政策,使得“善文化”得到了進一步宣傳。2009年2月,太陽宮社區“小棉襖”貼心服務協會成立,下設“小棉襖獻愛心”服務隊、“快樂老媽”服務隊、“快樂老伯”便民服務隊等志愿者隊伍,志愿者成員都是由社區老人自發組成,總人數達400多人,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60多歲,“退休是最低門檻”,“小棉襖暖心工程”的啟動,使得居民們的關系越來越融洽,他們還編制了“小棉襖”服務手冊,設立“小棉襖”民情箱,開通“小棉襖”熱線,將社區愛心、貼心、暖心服務理念送到居民家中。
2013年年初,北京市朝陽區智耘弘善社會工作事務所介入了太陽宮社區的善文化建設,由此加快了太陽宮社區成為全國首個“慈善社區”的步伐。
“我們一直有個想法,想在北京市的社區中創建一個‘慈善社區’項目,之所以選擇太陽宮社區來創建全國首個城市慈善社區試點,是因為這里累積了很多較為成熟的社區社會組織,并且街道和社區也非常支持試點工作,更關鍵的是慈善社區的理念與社區建設方向比較吻合。”智耘弘善社會工作事務所主任馬月琴說。
不久,在對十年社區建設工作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太陽宮社區和智耘弘善社會工作事務所提出建設全國首個“慈善社區”試點,并廣泛征求意見。
2014年3月,由太陽宮社區和朝陽區智耘弘善社會工作事務所共同主辦的社區善客基金成立。該基金的成立,得到了中國外文局、北京星凱愛琴海購物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文津親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獲贈款物共計10萬余元。據了解,該基金主要針對社區內不同居民群體展開養生、理財、就業、法律維權、心理健康等服務。
同年7月,“全國首個城市慈善社區創建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同時該項目也納入了北京市社會建設專項資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并制定了《太陽宮社區創建慈善社區行動計劃》。按照這份行動計劃,太陽宮社區、智耘弘善社會工作事務所將利用三年的時間進行研發社區慈善發展狀況評價指標體系、指導孵化社區慈善組織、培育扶持社區義工隊伍、完善慈善服務網點、編制《全國首個城市慈善社區創建試點報告》等工作。
打造慈善品牌
試點建設一年多來,太陽宮社區探索打造了“善客傳習坊”“善客行”創意集市、“社區慈善日”等社區公益品牌活動。
“善客傳習坊”主要是通過慈善活動參與者的親身經歷,用真實感人的慈善故事向大眾介紹、宣傳慈善理念和活動經驗,鼓勵人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主動參與慈善活動;“善客行”創意集市,通過創意手工制作、愛心義賣、環保置換、公益體驗等方式,為社區居民、公益機構、公司企業等搭建了體驗慈善文化、踐行公益理念的平臺;太陽宮社區將每月21日定為“社區慈善日”,在那一天,社區組織轄區有愛心的超市、理發店、飯店、影樓等社會單位參與慈善活動,為困難居民提供免費送餐、理發、清洗油煙機等多項公益服務,堅持至今。
據統計,截至2014年8月,太陽宮社區舉辦了各類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結對幫扶、文藝演出、慈善拍賣等活動20多次。
“試點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在提升社區知名度的同時,也給社區建設贏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并吸引了大量的資源,促進了社區的良性發展,這些都是慈善社區帶來的影響。希望通過我們的探索實踐,能讓全國更多社區,尤其是像我們一樣的城鄉結合部社區找到順利推進社區建設、促進社區和諧的新途徑,這一點也是‘慈善社區’可復制性的體現之一。”馬月琴表示。
“社區慈善是社區品位、靈魂和內在價值的重要標志。創建慈善社區,最終目標是讓社區更美好、更和諧,這里面所取得的階段性成績是值得鼓勵的,”胡素君說,“實事求是地講,社區‘善文化’沒能真正做到家喻戶曉是我們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正如你之前看到的,由于社區的人口組成很復雜,加之試點工作屬于‘摸著石頭過河’,時間短任務艱巨。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要將社區‘善文化’繼續宣傳下去,把工作做實、做細,真正惠及社區每一個人。”
■ 見習記者 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