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回顧2014年的壹基金,雖說不上動蕩,但也頗有幾件事值得評說。除了雅安善款使用被質疑,還有新的理事長馬蔚華、秘書長李勁上任,以及項目管理方式、海洋天堂執行策略改變等等,對于壹基金來說,2014年是做出調整和變化的一年。
馬蔚華此前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壹基金的發展戰略中很重要的一條就加強機構的內部管理,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制定戰略的過程就是將壹基金的理念變成現實的過程,所以考核機制的建立要征求每一個員工的意見,這樣的戰略執行起來才有基礎。
大半年過去后,壹基金秘書長李勁這樣告訴《公益時報》記者:“過去半年我們對基金會發展策略、業務模式進行了思考和梳理。我們將項目本身的服務、傳播、籌資融合,形成三位一體的新模式,項目的服務產出能夠為傳播、籌資做貢獻,項目傳播能夠給服務和籌資做貢獻,互相依托,而不是原來分割開來的模式。馬蔚華理事長就任以后,強調向商業機構學習、企業化管理,我們的工作模式、做事方式也在變化。”
具體到項目上,“海洋天堂做了轉型,有新的策略。我們考慮這樣的項目怎樣能產生更大的效能,所以從直接支持民間組織提供康復服務,到支持家長群體,做好社會融入,提升政策倡導能力。”李勁說。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海洋天堂計劃“人人都是笨小孩”公益藝術展在深圳啟動,通過藝術、影像等藝術品,讓公眾對特殊兒童群體能感同身受,逐漸從簡單的關注過渡到建立情感聯系。
對項目怎樣展現“人人公益”的理念也花了更多心思。2014年冬季溫暖包的發放,越來越多的草根組織參與到了發放過程中。“簡單地發放捐助物品其實是相對比較落后的一種做法,但壹基金嘗試了新的方式,讓當地城鎮或鄉村的普通人作為志愿者參與進來,比如最近可以看到重慶的黨政公務人員也參與進來。這樣將‘盡我所能 人人公益’做了很好的傳播,我們很多合作伙伴也學會了用APP記錄、傳播他們所做的事情,是我們非常高興看到的。”李勁說。2014壹基金冬季溫暖包計劃向全國20個省的65000名兒童發放,將有超過400家公益機構、2萬多名志愿者參與其中。
壹基金的另一個項目“凈水計劃”,由可口可樂中國聯合發起和支持,但除了大企業的定向捐贈,資金還來自“為愛奔跑”“為愛同行”等群眾性公益體育活動,是貫徹“人人公益”理念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救災方面,李勁表示,在雅安地震的第二年,壹基金的大量學校、社區減災中心等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很多項目已經開始施工了,這很不容易。因為這樣的重災區,政府也有很多救災項目,受當地設計和施工條件所限,政府的項目在安排上會優先于民間機構的項目。”年底,壹基金能夠完成今年在雅安的1億元開支計劃。這可以說是對救災捐款使用質疑的最好回應。
今年8月的云南魯甸地震,壹基金救援聯盟、NGO聯合救災和企業聯合救災三個網絡響應十分迅速,救援聯盟15支隊伍與“壹基金聯合救災”11個省網絡伙伴,共投入444余人(救援聯盟206人、聯合救災47人、志愿者178人、壹基金工作人員13人)參與了第一階段的救災工作,為生命搜救、傷員轉移、災情評估、救災物資發放、為孩子提供災后服務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于災后重建,“魯甸救災我們募集了5000多萬人民幣,重建計劃為期3年。”李勁說,“這次救災我們做得也很好,震區的輕鋼房已經豎起來了,動作比在雅安要快很多。雅安的震后重建工作量比較大,前期設計做了很多,這些經驗現在直接拿過來用到了魯甸。”雅安救災中壹基金援建的輕鋼房由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師謝英俊設計,可以抵御震級8級、烈度9度以上的地震。輕鋼房的設計得到了政府的認可,現在把這項技術直接挪到魯甸實施,非常成熟,而且由于魯甸地震規模小,動作也更快。李勁認為,這也是機構越來越走向成熟的標志。(王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