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要聞 > “撤點并校”叫停背后的民間力量
“撤點并校”叫停背后的民間力量

2016-05-3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新學校的建成讓河頭小學的孩子們十分高興

 孩子們收到捐贈的文具

河頭希望小學竣工了

李儂一從來沒有想到十年前和幾個村民的一次“抗旨”經歷,竟發揮了巨大作用。

這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的莊稼漢李儂一,在2001年國家推行“撤點并校”政策期間,多次聯名村民手印上書,阻止撤銷家門口就近的小學教學點。2012年后,“撤點并校”政策被國家叫停。

十年堅持,成為李儂一上書“抗旨”最有利的“證據”。

如今,近百名孩子因此獲得了就近接受啟蒙教育的機會,而一些堅守十年的山區小學教學點(屯)也得以“借機”重生,并最終得到了民間力量的青睞。

“上書”手印保校舍

回想起那幾次經歷,李儂一仍有一些后怕和欣慰。

后怕的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頂著壓力做了件“對抗”政府的事。而欣慰的是,這樣的“對抗”最終換來了8個適齡孩子的教育啟蒙機會。

這一切還得從90年代末期的“撤點并校”政策說起。

2001年,國家正式開始推行一場對全國農村中小學中心布局的“教育改革”。具體說來,就是大量撤銷農村原有的中小學,使學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鎮學校。

這份由國務院出臺的名為《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文件,第十三條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表示要“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合理規劃和調整學校布局。”

這一決定,在教育界被簡稱為“布局調整”,在民間,則被簡稱為“撤點并校”。

有統計數據表明,從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間,全國減少小學371470所,其中農村小學減少302099所,占全國小學總減少量的81.3%。

當時,還是農家漢的李儂一看到自家村寨松桂鎮河頭小學教學點被當地政府列入“撤點并校”計劃后,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聯合當地數百村民通過集體按下手印、上訪等方式向政府及有關部門請愿,希望對方放棄“撤點并校”想法。

多次嘗試后,李儂一等人的聯名手印發揮出了“威力”,當地政府在綜合考量的基礎上作出“妥協”,這來之不易的成功,讓李儂一嘗到了甜頭,也讓他在接下來幾次并校風波中占了上風。

十余年間,僅有一名老師、一個年級(一年級)、累計近百名學生的鶴慶縣松桂鎮河頭小學教學點被完整地保留下來,讓村里的十多名孩子有了獲得啟蒙教育的機會。

政策轉變與“微校計劃”

聯名“抗旨”保留下來的學校經過長年使用,一個不爭的事實出現了。由于常年失修,幾塊木板、數顆鋼釘加上幾片石棉瓦勾勒出了河頭小學教學點的全貌。急需改善和加固成為這所學校的當務之急,但沒錢,難辦。

十年后,“撤點并校”政策開始悄然發生起變化。為了求學,學生們要背井離鄉,家長們有時也要被迫陪讀,因此產生部分學生的營養、心理、親情、文化等問題,隨著時間的延續,這些問題慢慢浮現。

2012年1月20日,國家教育部發布《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點》,關于教育布局的調整用詞開始變得謹慎,即以“堅持辦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學點,審慎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來表述。

該工作要點的發布一度被認為是“撤點并校”政策的轉向,而隨后國務院辦公廳和多部門聯合發布的兩個《意見》則將“撤點并校”政策的調整坐實。

201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提出“堅決制止盲目撤并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叫停“撤點并校”。

2013年12月31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提出政府為主、社會捐助,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辦好必要的教學點,讓農民的后代不出村也能享受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政策的突然轉向令李儂一感到些許的安慰,也為當初聯名村民的“抗旨”行動找到更多地堅持的依據。

鶴慶縣松桂鎮河頭小學教學點在2016年5月前已經走過了十多個年頭,這個全村唯一一所僅有一個年級(一年級)的村小教學點。

數年間,雨水沖刷和有限維修,使得河頭小學逐漸成為危樓,全村小學一年級適齡兒童在入學一年后,不得不搬到數十公里外的中心校繼續就讀,學校的老師也一度成為稀缺資源,僅有一名老師的河頭小學教學點,師資力量方面一直保持著1的記錄。學生讀不好,老師不想來,一度成為偏遠山區小學教學點的特有現象。

2015年,中國青基會在全國摸底,準備開始實施希望小學“微校計劃”,旨在將貧困地區的村小(完全小學)特別是教學點(不完全小學)作為希望小學援建重點。

而根據教育部門的統計,截止到2013年底,全國約有15萬所鄉村小學和6萬多所教學點,其中相當一部分的村小、教學點,是農村義務教育體系中最為薄弱的部分,國務院文件將其界定為“義務教育薄弱學校”。

消息的不脛而走,令李儂一和他聯名“抗旨”的村民很是興奮,通過各種途徑反映學校情況,引起了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注意,最終機會來了。

通過團委和教育部門銜接,信息很快被反饋到中國青基會希望小學“微校計劃”項目。而當地政府決定重新修建這所使用十年之久的學校,也給社會組織力量參與提供了有效渠道。

公益“產品化”撬資源

按照希望小學“微校計劃”的資助范圍,將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全國1100縣進行資助,而這些縣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占全國的40%,學生占全國的33%。

資助同時與當地政府簽訂配捐協議,“微校計劃”拿出一部分資金,當地政府再配捐一部分資金。

李儂一所在鶴慶縣境內的聯名“抗旨”的松桂鎮河頭小學教學點和另一所草廠鎮小馬廠小學教學點很快被列入“微校計劃”,這令李儂一十分興奮。

根據前期調研,希望工程“微校計劃”決定對這兩所小學教學點分別投入27.8萬和25萬,政府再配套7.2萬和28萬,使得河頭小學教學點、草廠鎮小馬廠教學點重建經費分別達到35萬和53萬。

這一次鶴慶縣兩所學校能獲得捐贈,得益于西班牙Inditex集團捐贈,該集團將向云南、廣西兩省共10所小學教學點捐資300萬用于學校重建。

嚴石是中國青基會希望小學部部長,在他看來“微校計劃”雖然剛剛“滿月”不久,但吸引的捐方卻不在少數,而將公益“產品化”是獲得捐方最直接的一個砝碼。

根據“微校學校”的調研報告,微校計劃是一種適應偏遠農村地區適齡學生少而設置的規模較小的學校形式,普遍存在于西部和貧困地區,對保障農村貧困地區學生受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小微學校在教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等方面與正規學校有很大差距。

“一目了然,公益產品化有助于捐方根據自身捐贈意愿和實力對項目進行選擇,將公益效益最大化。當然,公益產品化更需要公益組織前期進行詳細參觀、調研,形成詳實報告,最終產品化。”嚴石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如今,鶴慶縣境內的松桂鎮河頭小學教學點、草廠鎮小馬廠小學教學點已經重建竣工,9月這里將會迎來新同學的同時,也為存在十年之久的木頭危房松綁。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色综合.com|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综合久久精品色|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性感综合欧美|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狠狠色综合日日|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网|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