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政策法規 > 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
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

2018-10-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圖/新華社 徐駿

■ 本報記者 王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規劃》強調,要動員社會參與。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加強組織動員,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鄉村振興參與機制。創新宣傳形式,廣泛宣傳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和生動實踐,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作用,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建立鄉村振興專家決策咨詢制度,組織智庫加強理論研究。促進鄉村振興國際交流合作,講好鄉村振興的中國故事,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規劃》多處提及社會工作、志愿服務:要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要推動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置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引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等方式,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2020-2050發展目標

《規劃》提出了2020年至2050年鄉村振興的目標:

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鄉村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規劃》提出,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要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引導激勵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要注重扶志扶智,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貧困。

健全農村基層服務體系

《規劃》提出,要科學設置鄉鎮機構,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健全農村基層服務體系,夯實鄉村治理基礎。

健全農村基層服務體系方面,制定基層政府在村(農村社區)治理方面的權責清單,推進農村基層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整合優化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職責,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逐步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

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

《規劃》明確,要繼續把國家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促進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資源向農村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標準正常調整機制。

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做好農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及相關保障制度的銜接機制,鞏固城鄉居民醫保全國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

推進低保制度城鄉統籌發展,健全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實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

推動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置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引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等方式,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兒童提供關愛服務。加強和改善農村殘疾人服務,將殘疾人普遍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予以保障和扶持。

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

《規劃》提出,要適應農村人口老齡化加劇形勢,加快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農村養老服務體系。

以鄉鎮為中心,建立具有綜合服務功能、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機構,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農村特困供養服務、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相互配合,形成農村基本養老服務網絡。

提高鄉村衛生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能力。支持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幸福院等互助型養老服務發展,建立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開發農村康養產業項目。鼓勵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于發展養老服務。

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

《規劃》提出,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讓各類人才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研究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引導和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筑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愿者、投資興業、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

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引導工商資本積極投入鄉村振興事業。

繼續實施“三區”(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深入推進大學生村官工作,因地制宜實施“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等計劃,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青春建功行動。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全面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播放| 欧美久久天天综合香蕉伊|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欧美综合缴情五月丁香六月婷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婷婷综合激情|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狠狠色综合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色综合婷婷99| 欧美亚洲综合色|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av综合色区|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