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當地時間11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馬拉喀什召開。11月16日,阿拉善SEE在大會上舉辦了主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供應鏈、共建生態文明”的邊會論壇,發布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的最新成果及環境效益評估報告,并和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歐盟地區委員會、國內外企業、NGO等多方專家探討了在全球面臨嚴峻氣候變化威脅的情況下,中國企業通過自發行動可以為全球氣候變化作出的重大貢獻。
中國房地產綠色供應鏈是全球首次以行業聯合的形式全面推行的綠色供應鏈,計劃從2016年到2025年,通過三個階段的工作,將參與的地產企業從70家逐步擴展到中城聯盟、全聯房地產商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三大機構核心地產相關會員企業約600家。
上述三家機構在會上聯合發布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環境效益評估報告。研究結果表明,在2020年以前,可以通過提高鋼材、水泥和型材鋁合金等產品的單位能耗,實現二氧化碳年減排5000萬噸,約等于葡萄牙2015年的總排放量。而到2025年,整個供應鏈將總共可實現年減排量達到8.9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英國在201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總和的兩倍。
當前中國環境形勢嚴峻,霧霾、碳排放、能耗、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突出。相關研究顯示,中國目前的碳排放約占全球的20%,而其中有近40%是由房地產和建筑行業所產生,也就是說全球的碳排放里面,中國的房地產約占8%。
對此,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環境法律法規,取得了明顯效果。但相較嚴格的行政措施來說,基于市場手段、行業自發的減排行動在中國還比較缺乏。尤其對于高排放、高污染的工業排放來說,多年來一直依靠政府行政手段來控制;諸如排放權交易等源自市場機制或企業自愿性的減排計劃,目前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
2016年初,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聯合中城聯盟、全聯房地產商會等行業聯盟機構,以及朗詩、萬科等行業領頭企業共同發起“中國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截至2016年11月,已有70家房地產企業加入該行動,這70家企業2015年的銷售額近1.1萬億人民幣(約1630億美元),約占中國房地產行業總規模的12%左右,涉及到產業鏈的相關企業達2000家以上。
阿拉善SEE會員、中城聯盟副主席、朗詩集團董事長田明
阿拉善SEE會員、中城聯盟副主席、朗詩集團董事長田明在會上表示: “綠色供應鏈行動聯合了企業、政府和消費者等多方力量,從房地產企業的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消費終端等環節入手,將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理念貫穿于產業鏈的全過程,能夠整體促進產業鏈整體碳排放和污染物減排。”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是繼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后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被廣泛地認為是一次“落實行動”的大會。阿拉善SEE會員積極參與此次氣候大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錢曉華認為,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市場機制開展行業減排的有益探索,積極響應中國政府履行巴黎協定,在推動全球減排方面采取了切實行動,展現了中國民間力量在踐行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決心和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