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6年12月12日,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與愛學棠(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鄉村教育創新計劃發布會暨“互聯網+教育精準扶貧”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友成基金會)與愛學棠(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學堂)聯合發布了致力于實現中國教育公平的鄉村教育創新計劃,并就“互聯網+教育精準扶貧”話題進行了專題研討。
國務院參事、友成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博士表示,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市場上出現了非常豐富的教育產品,但內容良莠不齊。這其中愛學堂的微課和學習平臺內容生動有趣、學科齊全、形式創新,對于鄉村學生而言是很好的教學資源,而鄉村教育創新計劃的目的,就在于將友成基金會多年來在教育領域,尤其是在常青義教和雙師教學項目中積累的農村教育項目運營經驗,與愛學堂的優質教學資源結合起來,為鄉村學校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內容,創造更好的教學體驗。湯敏博士對愛學堂CEO汪建宏先生對鄉村教育的關注和支持表示贊賞,希望雙方能夠借此機會,齊心合作,強強聯手,為鄉村教育創新、為中國教育公平探索一條新路。
作為鄉村教育創新計劃的重要發起方,愛學堂CEO汪建宏表示,愛學堂的動畫微課做到了從傳統的知識傳播到知識創造的轉變。愛學堂想要把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更有趣,從而激發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愛,挖掘孩子們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實現以“老師教”為中心到以“學生學”為中心的轉變。愛學堂CEO汪建宏認為,在當前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傳統線下名師的教學影響力不一定能夠實現在線上的復制,但愛學堂可以通過將名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重新編排成動畫微課的方式,擴大名師的影響范圍。
作為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推動教育信息化的實踐者和見證人,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委會秘書長陳美玲表示,當下公益組織和教育企業的互聯網教育相關實踐層出不窮,以不同的方式推動著教育信息化的進程,豐富了教育信息化的內涵。陳美玲秘書長指出,在互聯網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內容和教育服務的提供者更應該注意教育目標的設定,要讓使用互聯網教育產品的孩子們從單純的知識獲取中跳脫出來,借助新技術新手段,著重培養他們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習得分析信息、輸出觀點這類能夠陪伴其終生的核心能力。
鄉村教育創新計劃項目預計第一年在5個貧困縣進行整縣試點,努力覆蓋50所中小學,受益師生8000-10000人;第二年推進8-10個縣,覆蓋200所中小學,受益師生60000余人;第三年在偏遠地區、貧困地區中小學優先引入項目,提高教師信息化技能,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最終實現跨地域、無限制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新局面,全面提升偏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全面推動落后地區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愛學堂聯合打造的教學新模式成為全國教育扶貧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