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昨天,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主辦、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支持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32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2016年5月23日,環保部、中科院最新聯合發布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6》數據表明,我國已知生物物種86575種,包括動物界35905種,其中有大量遷徙物種。然而,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因素,導致遷徙物種棲息地大量喪失和破碎化,使得許多珍稀物種數量銳減。根據2015年7月中國公布的《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報告》,中國提前完成了多個千年發展目標,唯一未達標的一項是7B項,即“降低生物多樣性喪失,到2010年顯著降低生物多樣性降低的速度。”該任務為我國對全球的承諾,也是我國目前環境問題的核心。
會上重點進行了《聯合國可持續旅游發展年中國行動 - 可持續旅游綠色標準》主題發布。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旅游”。如今,旅游已是人們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活動。它是一個幾乎人人都參與其中的產業。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國家和第四大游客來源國。實行可持續旅游,要求旅游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在擁有源源不斷的游客到來參觀的同時,也為環境帶來長遠而良好影響,讓旅游得到良性的發展。
中國綠發會副秘書長馬勇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法律服務、綠色發展、生態扶貧、志愿者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公益募捐、黨建工作等多個方面向與會嘉賓做中國綠發會在2016年年度工作報告。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廳前高級官員,中國綠發會顧問 Fred Dubee就中國綠發會在國際方面的工作成就進行了重點介紹。
今年是我國首位為救助珍稀物種丹頂鶴而英勇犧牲的徐秀娟犧牲3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中國綠發會特別追授徐秀娟環保先驅榮譽,緬懷這位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美麗姑娘,并邀請來自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代表分享徐秀娟的事跡,介紹鹽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優秀經驗。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青青草·中國鄉村陪伴計劃”2017年活動發布、啟動儀式。“青青草·中國鄉村陪伴計劃”由朝陽青聯和中國綠發會共同發起,旨在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和宣傳綠色環保發展理念相結合,把公益陪伴活動與跨界藝術創作活動相結合,由國內青年藝術家、學者、高校師生組成志愿隊伍,利用暑假每次歷時一個月,前往鄉村進行社會創新實踐、文化公益培訓和小型表演活動,以工作坊、講座、培訓等活動形態,結合音樂、舞蹈、戲劇、詩歌、寫作、攝影、民間藝術等形式,陪伴留守兒童,開展生態保護等公益活動。
據了解,“青青草”將于6月份舉辦“鄉村留守兒童公益主題藝術展”,7月至8月啟動“遠方的路,溫暖的心”VIDAYS2017暑期公益行走。
中共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中國綠發會理事長胡德平,中國科協原副主席、中國綠發會名譽理事長劉恕,國務院參事、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綠發會負責人謝伯陽,原空軍參謀長助理、少將、中國綠發會顧問呂克勤,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抗抗,原北京植物園園長、中國綠發會副理事長張佐雙,中國環境報社原社長、中國綠發會顧問楊明森,環保部環評司原巡視員牟廣豐,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秘書長章少民等共同參加了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