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我國公益組織人才供給,需求狀況到底如何?現有的人才儲備能否滿足當前公益組織的人才需求?公益組織人才需求及人才市場供給狀況匹配情況又如何?
近日發布的《中國公益組織人才供需發展報告2016》顯示:第一,公益領域已經成為當前人才市場中不可忽視的新的就業選擇;
第二,在三大類社會組織中,社會服務機構將會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吸納公益人才的主陣地。
第三,北京、廣東、上海等發達地區公益人才需求較強,但不同區域公益人才供需狀況不一,在地域分布上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供需比特點。
第四,女性從業者已經成為公益領域的主要力量。
第五,公益機構發展規模不大的現狀決定了公益機構人才招聘規模普遍較小。
第六,公益機構崗位供給均大于需求,公益領域就業競爭比較小。
第七,不同領域公益人才供需差異較大。
第八,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在公益領域就業市場表現出供過于需狀況,同時,公益崗位的專業性也有待繼續提升。
近八萬條數據
《中國公益組織人才供需發展報告2016》是德國世界糧惠組織支持的項目,由中國發展簡報從2016年1月至12月期間公益機構招聘信息和個人投遞公益崗位的簡歷信息中收集整理出數據,并選取供需匹配度較高的維度,以崗位、工作地點、學歷、領域、工作經歷、薪酬為視角,對當前我國人才市場中公益人才供給與現有公益組織的人才需求進行梳理與比較。
數據涉及30個直轄市、省、自治區及境外公益組織。覆蓋的領域有教育、環保動保、健康與防艾、殘障、勞工、老人與兒童、社會創新、企業社會責任、民族/宗教/文化/藝術、三農/社區發展與救災、能力建設/研究/支持/咨詢等13個。
項目共收集2779條簡歷信息,整理數據44464條;2139條機構招聘信息,整理數據34224條。
在這些不同維度數據中,來自公益人才就業市場的個人求職簡歷數據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公益領域的潛在人才供給,來自公益機構招聘數據代表公益領域中對于人才的需求狀況。
項目試圖在人才供需分析中有所發現,以期為政府公益人才發展政策的制定、高校公益人才的培養以及公益機構人才的招聘提供參考。
呈現八大特點
基于調查數據以及比較與分析,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公益領域人才供給與人才需求主要呈現以下八大特點:
第一,公益領域已經成為當前人才市場中不可忽視的新的就業選擇,其中,教育領域公益組織對于公益人才的需求較為強烈,明顯高于其他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社會組織吸納專兼職就業人數達1500多萬,今后一段時期內,公益領域的就業體量將成3-4倍增長。
第二,在三大類社會組織中,社會服務機構將會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吸納公益人才的主陣地。鑒于機構類型特點,社會服務機構吸納就業能力高于基金會與社會團體。
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社會服務機構達33萬之多,且七成活躍于教育、衛生以及養老領域。因此,今后上述三領域的社會服務機構將成為公益就業的主要組織類型。
第三,北京、廣東、上海等發達地區公益人才需求較強,但不同區域公益人才供需狀況不一,在地域分布上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供需比特點。總體看,發達地區公益事業較為發達,因此對于公益人才的需求也比較強。然而,在不同區域公益人才供需比較適中,公益人才供給與公益機構人才需求之間沒有明顯差異與趨同趨勢,鑒于我國近年公益事業還處于初步啟蒙階段,內在規律與特點還有待深入探索與研究。
第四,女性從業者已經成為公益領域的主要力量,在公益人才總量中占比近七成。20-25歲之間的90后年輕人是公益領域中的主要從業者,占比過半。女性群體具有較強的同情心,因此公益事業聚集了多數女性從業者。同時,年輕人對于公益事業表現出比較普遍的熱情與積極性。因此,公益領域也集聚了大量的年輕人,這使得公益領域充滿活力。
第五,公益機構發展規模不大的現狀決定了公益機構人才招聘規模普遍較小。調查發現,招聘1人的機構占比過半。當前,我國社會組織總量雖然初具規模,除了近70萬家登記機構之外,還有活躍在社區更多的備案制組織。然而,我國社會組織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專業性、規范性均不高,社會組織發展規模普遍較小,其作用與功能有待提升。
第六,公益機構崗位供給均大于需求,公益領域就業競爭比較小。其中,項目管理人才需求最為強勁,需求量占比過半。公益領域是當前我國就業市場中的新興領域,作為公益領域求職與招聘信息流動的主要平臺,中國發展簡報數據顯示,來自求職人員的簡歷信息中對于各類崗位的供給數據均大于來自機構各類崗位的人才需求,這充分說明當前就業市場中很多求職者投身公益事業,極大地增加了公益人才儲備。在具體崗位方面,項目管理人才需求量較大。
第七,不同領域公益人才供需差異較大,“民族宗教文化藝術”領域崗位供給遠大于需求,“社會工作”、“殘障”領域崗位表現出供不應求狀況。不同領域對于公益人才的供給與需求狀況不同,諸如“民族宗教”、“藝術類”的小眾領域公益人才供給大于需求,就業競爭性較低。“社會工作”、“殘障”等核心社會服務領域公益人才供給小于需求,相應地也表現出公益人才匱乏,就業競爭性較強。
第八,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在公益領域就業市場表現出供過于需狀況,公益領域吸引了一部分高學歷人才,同時也是我國就業壓力吃緊的表現。
近年來,隨著不斷增長的大學畢業生規模,就業市場競爭也越發強烈,加之公益領域的專業性要求,一部分碩士、博士高學歷人才逐步投身公益事業發展,高學歷人才供給大于需求。同時,公益崗位的專業性也有待繼續提升。
(整理自中國發展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