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6月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主辦的“可再生能源驅動未來——行動與創新”清潔能源部長邊會暨“2016-2017年度WWF氣候創行者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五項低碳創新技術獲頒新一屆“氣候創行者”稱號。
今年新獲WWF氣候創行者稱號的技術包括:可減少工業電機系統能耗的繞組永磁耦合調速技術、采用更清潔制造工藝的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新技術、可增加光伏發電量的智慧型太陽能跟蹤系統技術、可實現“取能不取水”的淺層地(熱)能同井回灌技術及裝置、以及為航空業減排提供多元化替代燃料的“蓖麻生物航油”技術及產品。這些獲獎技術若在2026年達到預期的市場份額,將有望實現每年超過2.06億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
WWF氣候創行者項目從國內眾多中小企業研發的低碳產品及技術中,甄選符合具有技術創新性、減排潛力巨大、適應市場需求三項標準的氣候創新解決方案。2016至2017年度,該項目授予五項創新技術及其研發企業氣候創行者的稱號。這些獲獎技術具有變革性減排潛力和市場潛力,未來如果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將有助于大幅度降低生產和使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從而貢獻于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進程。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的行動將顯著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在中國,中小企業最具有創新活力,他們解決了80%的就業,提供了66%的發明專利和60%的經濟增長。他們的技術創新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WWF氣候與能源項目署理總監陳欣表示,“我們今年看到的這些振奮人心的新技術,就是成千上萬低碳創新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我們相信,它們一定能夠幫助全球從化石能源時代邁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低碳技術的創新、推廣和規模化應用是幫助全球逐漸減少并最終擺脫對化石能源依賴的主要途徑之一。中小企業一直是低碳創新技術研發和推廣的重要載體,同時也面臨著市場推廣不暢、融資難等諸多挑戰。中國在清潔技術商業化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為低碳創新技術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WWF瑞典分會氣候創新高級顧問斯特芬•赫寧遜先生(Stefan Henningsson)表示,“WWF氣候創行者項目同時在北歐、中國、印度和南非四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致力于尋找以‘低碳創新’為特質的中小企業,幫助他們解決在推廣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壁壘和挑戰,使其更快地走向市場。我們的目標是促進低碳創新技術更快速、大規模地實現商業化和普及推廣,成就一個更低碳的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氣候創行者獲獎名單上還有其他兩家特殊的企業——約頓氣膜和摩拜單車。約頓氣膜,自2014年獲得氣候創行者獎項至2016年末,氣膜建筑年新增推廣面積由8萬平方米增長至15萬平方米,累積減排二氧化碳2.4萬噸。2016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發布《中國體育氣膜行業白皮書》,約頓氣膜以44%的市場占有率雄踞行業第一。鑒于約頓氣膜所取得的卓越成績,特授予“WWF氣候創行者最具成長力低碳技術獎”。
摩拜單車,自2016年4月投放以來迅速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截至2017年4月,在全國累計騎行總距離超過25億公里,相當于往返月球3300多次,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1萬噸。摩拜單車依靠其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智能科技為城市低碳出行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特授予“可持續城市交通特別獎”。
據了解,WWF氣候創行者項目由WWF瑞典辦公室于2008年發起,2011年正式落地中國。該項目旨在發掘最具創新性的低碳技術,為擁有此類技術的中小企業提供廣泛與持續的宣傳和支持,并幫助其與投資方以及市場進行系統化對接,從而推動低碳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截至2017年,共有24中國低碳創新技術獲得氣候創行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