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殘疾人政策進步指數”發布 ?
2017-12-0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7年12月7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中國殘疾人政策進步指數2017”。該指數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研發,相比較“中國殘疾人政策進步指數2016”,本次系統性評價了2015、2016兩年全國(港澳臺除外)31個省份殘疾人政策創新情況,以及分析判斷殘疾人政策發展趨勢,為各地加大殘疾人政策創新力度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2015—2016年,既是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殘疾人權益保障政策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不斷完善、不斷進步,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殘疾人生存發展狀況顯著改善。
2015—2016年,我國殘疾人政策不斷創新、不斷優化,具體表現為康復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免費教育覆蓋全國、兩項補貼全面普及、各地積極推進精準扶貧、多地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扶持力度等。588萬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950多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得到生活補貼或護理補貼。殘疾人就業穩中向好,收入較快增長。1000多萬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持續提高,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不斷拓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加快推進。
“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發展殘疾人事業。根據我國殘疾人政策發展變化以及省級殘疾人政策創新情況,“中國殘疾人政策進步指數指標體系2017”設有省級創新度、國家政策本地化率2個一級指標,康復服務、融合教育、免費教育、就業創業、補貼制度、扶貧開發、無障礙建設、購買服務、信息化建設、是否出臺、發文部門、發文時間12個二級指標以及30個三級指標,旨在運用量化指標更全面地評價省級殘疾人政策的創新度。中國殘疾人政策進步指數指標體系的構建遵循客觀、公正、系統、可評價的原則,基礎數據來源主要為31個省份人民政府、殘聯、教育部門等官方網站公開信息。
該指數顯示,2016年中國殘疾人政策進步指數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為北京、浙江、天津、山西、福建、江蘇、甘肅、上海、青海、陜西。從地區分布來看,東部地區占6席,中部地區占1席,西部地區占3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