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魚新年小目標:打造無閑置社會 定義綠色生活標準
2017-12-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會賢
閑魚總經理諶偉業
用不到的東西把家都擠爆了,扔掉還是繼續囤?閑魚放大招了。
12月19日,閑魚聯合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估嗎、有得賣、愛回收、回收寶、有閑有品、樂人樂器、大搜車、芝麻信用、螞蟻森林等近50家機構,啟動無閑置社會行動,向閑置浪費說不。
“無閑置社會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讓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均衡發展。”閑魚總經理諶偉業表示,閑魚將與眾多生態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構建閑置行業標準和價值鏈,促進社會資源最大化利用。
當天,閑魚宣布信用速賣服務正式上線——芝麻信用分超過600的用戶可以“先收錢,再發貨”。隨著回收寶、估嗎、有得賣等數十個專業回收機構的接入,全社會閑置物品的回收將更加高效。
無閑置社會是分享經濟,不是繁榮二手市場
絕大多數人對手頭的閑置習以為常。但閑魚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閑置的本質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指出,要完善綠色消費的制度設計,加快建立綠色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要讓綠色、生態成為生活消費的新導向。
“無閑置社會的真正價值不在于促進二手市場繁榮,而是要打造無閑置社會,把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帶給年輕人。”諶偉業說。
事實上,大多數年輕人綠色生活是從閑魚開始的。因為閑魚每一筆交易本身,就是一種綠色行為。據北京市環交所評估,三年來,閑魚僅3C電器類物品的轉讓再利用,減少的碳排放就近1億kg,按照螞蟻森林17.9kg可以種植一棵梭梭樹的標準,相當于種植500多萬棵梭梭樹,而這只占閑魚交易的10%。
“閑魚本質是一種分享行為,而分享是綠色生活的重要環節。”諶偉業解釋道,無閑置社會中讓人們對“新舊”“閑置”的定義變得更加多元開放,關鍵在于自己不需要它,但別人可能會需要。
定義閑置流通標準
一切閑置資源在優化配置后,都能變得有用。而要讓閑置進入流通,就需要制定標準和規范。
在剛剛發布的信用速賣服務當中,閑魚信用速賣在常規回收服務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優化。
通常線上回收要經過估價、發貨、檢驗、最終報價、交易五個階段,而閑魚的做法是,首先通過十數個細分維度,在線給出一個合理的估價。接下來,如果芝麻信用分大于600,就能直接拿到最高2000元的款項。
這樣,收款環節被提前到了發貨之前,從開始估價到錢款到賬不超過1分鐘。同時,不管物品大小,均由回收方包郵上門取件。
由于估價系統已經比較標準化,大多數估價與最終成交價一致。而萬一出現不一致的情況,用戶可以選擇多退少補或者取消交易。
閑魚方面表示,還將與無閑置社會聯盟眾多伙伴一起,推進建設閑置流通的行業標準和價值鏈。未來,二手商品交易的所有環節——發布、估價、回收等所有環節都將有章可循。
閑魚生態成無閑置社會基礎
在信用速賣發布之前,閑魚用戶之間的閑置交易已經廣受歡迎。目前,閑魚擁有超過2億用戶,其中52%是90后;每個月都有5000萬用戶在閑魚上尋找好物,其中20多歲的年輕人占比最大。
“用戶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愿意花很多時間,給閑置物找個好歸宿,有的人只想快速出手,把生活搞得清清爽爽,”諶偉業表示,閑魚除了給前一種人提供一個溫暖的社區,也通過信用速賣服務好后面一種人。“
閑魚信用速賣已經接入回收寶、估嗎、有得賣、有閑有品、愛回收、樂人樂器等數十個專業回收機構,支持手機、3C數碼、住宅家具/辦公家具、大家電、樂器五類物品的快速回收,未來服裝、美妝、圖書、奢侈品等也將陸續接入服務。
“用戶在魚塘的大量互動和交易,回收機構的標準化循環利用,乃至交易系統、物流服務所構成的大生態,”諶偉業認為,“閑魚圍繞閑置處置所形成的這個生態,將成為無閑置社會的發展基礎。”
諶偉業也強調,無閑置社會不是喊口號、做交易,而是要幫助年輕人在閑置交易中獲得快樂和幸福感。
在閑魚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消滅了“扔了可惜,留著沒用”的煩惱情緒,還熱衷在魚塘探索新奇,比如把多余的空間分享租住,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他人提供所需,兜售自己的發明創造,和魚友一起辦集市,建社區等。
如果說淘寶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閑魚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無閑置社會的普及,將讓低碳生活、綠色生態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