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發布1號 | 1500萬株“扶貧白茶苗”免費送
2018-05-2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被稱為“中國白茶第一村”。一個多月前,村里20名黨員聯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該村種植安吉白茶致富的情況,并提出自愿捐獻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脫貧,為脫貧攻堅貢獻一份力量。說起黃杜村這富庶的小山村,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幾十年前,生活在村子里的人還在過著苦日子。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扶貧茶”成為“致富茶”。
在黃杜村條件最為艱難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叫做宋昌美的姑娘嫁過來時,家里買不起魚,但招待客人又不能沒魚,就雕刻一條木魚放在餐盤里,算個大菜,圖個彩頭……
198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政府引進白茶產業,通過資金補貼、技術引進、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幫助當地貧困村民進行白茶試種,推廣種植,大力發展白茶產業,并取得成功,黃杜村通過白茶產業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2003年4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杜村白茶園視察,稱贊:“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如今,黃杜村90%的家庭都在從事白茶種植、加工與銷售,建立國家級生態白茶基地,擁有有機茶園1500畝,村民早已過上小康生活。
致富不忘黨的恩,1500萬白茶苗免費送!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自己富了仍不忘記還處于貧困中的同胞。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助力脫貧攻堅戰,黃杜村村民自愿捐出1500萬株白茶苗,為貧困地區發展產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捐贈,黃杜村的村民將點對點地幫助受捐地區的貧困戶,委派白茶種植專家對貧困戶手把手傳授種植管理技術。秉承“不種活不放手,不脫貧不放手”執著精神,對被幫扶貧困戶實行“包種包銷”原則。
國務院扶貧辦委托中國社會扶貧網以公開征集的方式對接本次受捐地區。中國社會扶貧網作為國務院扶貧辦指導建設的“互聯網+”社會扶貧平臺,承載著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戰的扶貧使命,第一時間就此次活動發出“特別發布1號”,作為線上官方平臺,承擔報名、公示、信息報道工作以及后續的項目支持和資源對接。歡迎有意向種植白茶的貧困地區進行報名(后附具體報名流程)。
黃杜村爭做“致富帶頭人”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并學習。我們祝愿各位貧困戶早日脫貧,也號召脫貧地區,像黃杜村這樣,致富不忘貧困群眾,將愛心接力下去。
同樣,也希望受捐貧困地區可以通過白茶,實現脫貧致富,讓這片從安吉走出去的“扶貧茶”真正成為“致富茶”。
活動報名流程:
(一)報名申請
因白茶種植要求和環境所限,本次報名范圍:云南、貴州、四川、廣西四省區,并滿足如下條件:
1、深度貧困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人口較多,種植地塊相對集中,交通相對便利。
2、以省為單位組織報名,按四川選擇2000畝左右,云南、貴州、廣西1000畝左右的規模申報(每村200畝左右)。
3、當地海拔、土壤及氣候適宜種植白茶,且有種植茶葉的傳統,貧困戶有種茶脫貧的積極性。
4、當地基層黨組織有凝聚力和戰斗力,能夠有效組建種茶專業合作社,組織技術培訓和開展產銷對接。
滿足申請條件并愿意接受捐贈茶苗的地區,請將相關材料提交至中國社會扶貧網(報名郵箱:shangwuhezuo zgshfp.com.cn;聯系電話:
4006001017)。相關材料包括:當地人口及貧困情況說明、當地土壤、環境情況說明及白茶引進種植規劃。
(二)組織評估
國務院扶貧辦會同相關部門、白茶種植技術專家和捐贈人對申請提交的相關材料進行篩選評估,確認最宜受捐地區。
(三)確認捐贈
國務院扶貧辦組織對接捐贈方(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與受捐方簽署相關協議,確保把白茶種好,種出效益。
(四)公示公告
受捐地區名單、白茶種植和帶動貧困戶情況等相關信息將在中國社會扶貧網進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