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 > 公益資訊 > “慈善之城”的美好社區
“慈善之城”的美好社區

2018-08-2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羅苑


2018年6月,國際龍舟文化節在車坡涌上演,活動現場充滿慈善元素


 長者義工在文昌鄰舍康齡社區服務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活動上表演


逢源街舉行趣味運動會

如果說,“慈善之城”是廣州的城市新名片,那么,社區慈善便是這張新名片的閃亮一筆。

事實上,在廣州,公益慈善早已走進社區,因地而異、各有特色,深刻影響著各地的社區生活。

有觀察指出,目前,廣州市已經有多個街道、社區建立了成熟的社區慈善服務體系或嘗試創新社區慈善模式。例如,荔灣區逢源街、海珠區沙園街,不僅有各類樞紐型組織、一線社工服務機構給居民提供服務,還發動居民參與志愿服務,在參與自助或者互助的過程中,建立志愿者團隊或義工團隊;白云區人和街,發動本地資源,成立社區基金,籌措資金服務社區居民;天河區車陂街,將文化保育同社區慈善結合。

長者義工服務鄰里

5月27日一早,荔灣區逢源街耀華社區熱鬧非常。百余名60歲以上的長者載歌載舞,慶祝文昌鄰舍康齡社區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康齡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逢源街位于廣州西關老城區,是一個典型的人口老齡化社區,常住人口6萬多人,60歲以上長者超過20%。因應社區居民的需要,街道的社會服務從上世紀90年代末便開始引進香港的先進服務理念和手法,促成了香港鄰舍輔導會與逢源街道辦事處的合作,由此成立了康齡中心。據逢源街黨工委原書記王輝介紹,中心的成立,首先是做好長者服務,再引導他們幫助別人,加入到義工隊伍。

今年82歲的陳杰禹就是其中一員,他是康齡中心初創見證人之一。后來,逢源街成立廣州市第一支長者義工聯隊,陳杰禹被推選為大隊長,一直做到現在。如今,這支成立16年的長者義工隊已經成為耀華社區的一大特色,定期開展探訪、巡邏、義修、義演等服務。在街坊眼中,他們是創建幸福社區的重要力量,被譽為“常青不老松”。

耀華社區,典型的老西關建筑風格,大宅幽雅,小巷縱橫悠長。一條條巷子,大體也就兩三米寬,轉轉折折,像迷宮般,剛走出了這條小巷,又走進另一條小巷。巷與巷的交接之處,可能就是一幢兩層高的灰色樓。

不同于高樓大廈的垂直式居住,這里大都是鄰里式的西關大屋,很方便社區居民串門聊天,仍保有市井的人情味。左鄰右里互相照應,在此尤為常見。

和陳杰禹一樣,簡艷梅也是一名資深義工,她從1998年開始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經常探訪轄內的孤寡、獨居老人。

雙目失明的簡婆婆是逢源街一位失獨老人,獨自居住在一間僅有幾平方米的房子內。由于行動不便,簡婆婆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屋內雜物堆積,不時散發出陣陣惡臭。而且,婆婆有些敏感,曾有志愿者因忍受不了屋內的惡臭用手捂住鼻子說話而引起她的不悅。為了避免觸碰到婆婆敏感的心弦,簡艷梅只得憋住氣,默默幫婆婆收拾臟亂的雜物。

經過多次探訪,簡艷梅終于說服了婆婆,讓人定期來幫她收拾屋子。有時,簡艷梅為了哄婆婆開心,還會買些小點心帶給她。每當簡艷梅前來探望,簡婆婆聽著腳步聲,便能認出是她,總會高興地拉著她的手和她說話。在婆婆離世前的那幾年,簡艷梅經常陪伴在旁,和她度過人生最后的溫暖時光。

年近90歲的宋金湖,人稱“廣州活地圖”,他坐鎮老西關十多年,專治各種“迷路”。一說起他,逢源街好多老街坊都認識,“兩公婆經常給人指路的!”宋金湖于2002年加入長者義工聯隊,2006年,他又動員妻子加入,夫妻雙雙做義工。

除了為行人指路外,宋金湖還會在街頭巷尾巡邏。宋金湖說:“做義工讓我感到心情很舒暢。”

在逢源街,像陳叔、梅姨、宋伯這樣的長者義工還有很多。他們在社區發揮自己的余熱,找到自己的價值,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享受著幸福晚年。

據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曾令發調研,除了義工隊和志愿者服務隊伍,逢源街還擁有國內首個鎮街級慈善會文昌慈善會,有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有專業的社工隊伍。這些活躍的社會組織,不僅提供各種慈善服務,同時也幫助銜接各種資源,籌措資金,在不同方面為社區居民解決眾多微小但又實在的生活困難。

公益與社區文化跨界交融

6月12日,天河車陂,長長的河涌水面上,12支龍舟勁旅擊水飛馳,彩旗獵獵,號子聲、鑼鼓聲、喝彩聲此起彼伏。2018尚天河文化季“一水同舟·全情共享”國際龍舟文化節之“競渡龍溪”在此火熱上演。

在嶺南,賽龍舟風俗已傳承數千年。車陂的龍舟文化,亦是保存較為完好、非常典型的傳統民俗。

蘇志均是在車陂村土生土長的80后,兒時與同村伙伴爬上村里的大榕樹看龍舟是他難忘的童年回憶。然而,隨著城市化,車陂人的母親河車陂涌一度成了廣州出了名的“臭水溝”。有居民回憶:“扒龍舟需要很大勇氣,因為腳上沾上硫酸泥,會又癢又紅。看龍舟也要勇氣,因為家人會說,河那么臭,有什么好看。”

蘇志均希望改變這種狀況。2010年,研究生畢業后,他回到車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陂公司”,即原車陂村委會)工作。重新扎根城中村的蘇志均,把關注點放在文化保育與環境保護。他將之視為探索“現代公益慈善和美好社區建設”之路。

后來,在車陂公司的支持下,由車陂街道辦事處指導的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應運而生,蘇志均任機構秘書長,由促進會發起的“一水同舟 守望相助”項目亦誕生了。按蘇志均的說法,他們一方面致力于保育與推廣以龍舟文化為核心的社區文化,將“非遺知識”帶進課堂,帶進社區;另一方面致力于改善社區環境,整合公益力量,倡導居民共同守望家門口的河涌等。

2017年6月,車陂志愿者服務隊(總隊)注冊成立,匯聚了多支以保護河涌為目標的“民間河長”隊伍,車陂涌因此成了廣州“民間河長”最多的河涌之一。

今年5月以來,高溫籠罩廣州。車陂涌附近社區的彭姨頂著大太陽,和巡河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一起沿涌巡護。“今天巡查的情況很好,水面有樹葉漂浮物,綠化帶干凈,無偷排現象。”據彭姨介紹,逢周四,他們就會到河涌段巡查。在彭姨看來,這樣的巡護并不難,只要堅持,就能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我們這隊志愿者,都是感受到社區的護水氛圍之后,加入到行動中來的。”

蘇淦浩是土生土長的車陂村民,他也是治水護涌的一名志愿者。他在朋友圈里寫道:“現在的車陂涌每天都在變化。如果你幾年前來過,今年再來,會發現涌水由黑臭變清幽。景色美了,環境好了,居民心情好了,社區氛圍自然和善。”

如今,車陂涌的巡護志愿者規模,從去年的零星幾人,擴增到上百人。這些變化,讓蘇志均看到了在地保護力量的成長。

環境的改善,同時吸引著更多人去扒龍船。在車陂龍舟賽結束后,“扒仔”們久久不愿離去,在河涌中互相潑灑著水花,嬉鬧歡騰。

此外,為了讓居民更深入了解社區文化,推動本土人士與外來人口的文化融合,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廣州市天河區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引入“爺爺奶奶一堂課”品牌。這是成都市和川公益發展中心(和公益)的品牌項目,即邀請德高望重、有一技之長的老人走進學校或社區,給孩子上一堂鄉土文化課。

2017年的冬至,車陂街隆興蘇公祠內,40多位車陂小學的孩子圍坐在長者蘇文洽、蘇鎮昌身旁,聽他們講述本土的宗族遷移故事、舊時傳唱的民謠。“孩子受教育、老人得尊重,文化有傳承。”蘇志均希望,傳統文化能一代代傳承下去,不被遺忘。

2017年,“車陂村扒龍舟”成功入選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11月,車陂“一水同舟 守望相助”社區公益項目獲第二屆廣州市社會創新獎“十佳社會創新項目”。

“一水,即珠江水;同舟,即同舟共濟之精神;守望相助,是為車陂社區搭建公益項目平臺,讓車陂做好社區營造。”關于未來,蘇志均有美好的期待: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車陂文化能與公益、旅游、環保、時尚跨界交融,打造廣州慈善新地標。

(文字和圖片均出自《善城》)

■ 羅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 综合 欧美在线视频|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自拍|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巨作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东京热|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不卡综合|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国产一级a爱做综合|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日本综合|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