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高文興
近日,“百鎮千村萬戶”農村生態環保宣講志愿服務活動在重慶啟動,該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重慶市渝中區巴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巴渝公益”)具體執行。
日前,巴渝公益第一階段招募的10名志愿者經過培訓,走進萬州區郭村鎮開展了第一階段活動,面向村社干部、養殖戶、村民、青少年開展走村入戶宣傳、青少年環境教育、綠色影院、環保普法講座、參觀鄉鎮污水處理廠、環保嘉年華等系列活動30余場次,發放各類環保讀物1000余冊,著力宣傳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化,了解村民對環境現狀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寓教于樂
環保課堂別具一格
正值暑假,離校返鄉的青少年較多,巴渝公益的志愿者們每天下午都在郭村鎮文化活動中心開設環保小課堂活動。
2018年7月31日下午,環保志愿者們在郭村鎮文化廣場開設的環保小課堂正式開課。課堂上,“稻谷”姐姐為小朋友們講解了水的科學知識和水的重要性,讓孩子們進一步意識到平時生活中應該節約用水,合理運用水資源。活動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搶答題,并規定回答問題最多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獎品,課堂的氛圍被輕松地調動了起來。課堂的最后,孩子們組隊一起玩垃圾分類環保拼圖游戲和環保標志拼圖游戲,既學到了有關水的環保知識,又體會到了相互合作的快樂。
在之后幾天環保小課堂的活動中,就連瓢潑大雨也沒擋住小朋友們上課的熱情,不少小朋友提前兩個小時就來到現場。在葉拓課上,小朋友們收獲到合作幫助帶來的成長,還學會了將枯掉的葉子做成手工藝品的環保小技巧;在觀影課上,小朋友們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時而歡笑時而感傷。環保小課堂接近尾聲時,小朋友們訴說著對志愿者哥哥姐姐們的不舍,問道:“哥哥姐姐,你們以后還來嗎?以后我們一起做環保,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我們一起行動。”
綠色影院
形象傳播環保文化
7月31日晚,志愿者們在郭村鎮文化廣場為在此休閑的居民播放環保相關的電影《美人魚》。影片幽默詼諧,同時向觀影者傳達:保護生態環境,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8月1日,志愿者為鄉親們帶來的電影是《鄉村環保事件》。雖然這部電影已經有幾個年頭了,但依舊沒有阻擋鄉親們觀看的熱情,早早就有人到達等待。
8月2日晚,志愿者們為鄉親們放映的電影是《狼圖騰》。影片主要講述了草原上的人由于無知和自負,消滅了草原中的狼,引起了生態系統的崩潰。電影展示了一個慘淡的情景,似乎要告誡今天的人們,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鄉親們也看得津津有味,相信他們對此也有自己的深思。
環保普法
培養村民法律知識
在環保普法宣講會上,公鳴律所的律師為聽眾們逐一講解環保法律知識,倡導大家“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在宣講會上,律師從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政治意義、我國環境法律介紹、農村環境污染現狀等多方面進行講解,并表示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環保問題的越發重視,采取了更為有力的措施去保障環保法律的實施。
“大家要注意,環境污染可不是一個小事情,情節嚴重是會構成犯罪的。”律師將最高人民法院網公布的八起環境污染犯罪典型案例向聽眾們一一講解。大家聽后紛紛表示今后會更加重視環保問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今天在宣講會上聽到的知識讓我很受益,也為我以后的養殖工作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談到當天的活動,從事養殖業六年的沈士劍說,隨著自己養殖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意識到環保問題越來越重要,于是在政府的引導下,他將豬糞進行干濕分離。如今,沈士劍喂養了200多頭豬,產生的糞便固體直接給果樹施肥,液體則流入沼氣池沉淀過濾后再用作肥料。沈士劍算了一筆賬,他將養殖場的“生態肥”用于種植的200畝紅心蜜柚林里,每年可節約3萬元。
組織參觀
村民見證污水變清
在郭村鎮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帶領前來村民深入參觀。在廠內格柵池處,大家看到一個長滿“尖牙”的格柵將水中的樹枝、果蔬皮等漂浮物攔截下來。“這是我們的預處理階段,污水進入廠里首先流入到格柵池,隨后進入其他處理階段。”聽到工作人員的介紹,參觀者們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進行拍照。
來到接觸氧化池,只見渾黃的污水不斷地翻滾,涌出大量白色的泡沫。而在旁邊的沉淀池內,污水竟然一脫“黃衣”變得清澈起來。“哇,好神奇哦,這么渾濁的水,居然一下子就變清了,真是長見識了。”村民楊大爺笑道,以前環保意識差,家里的污水都是直接倒在水溝里,自從修了污水處理廠后,生活污水都統一進行處理,環境好多了。
站在接觸氧化池上往下望去,只見四個“花壇”里種滿了美人蕉,黃的、紅的花朵互相爭奇斗艷。“快來看,這里好多鮮花呀。”不知是誰呼喊了一聲,引得眾人紛紛趕來圍觀,拿出手機咔咔一陣狂拍。工作人員解釋道,這是人工濕地,美人蕉是從里面砂土長出來的,植物可以吸附氮、磷,砂土可以進行再過濾,從而進一步凈化污水。
“跟著大家來參觀污水處理廠,看到渾濁的污水最終變得干凈,心里挺高興的。”居民付世軍說,通過當天的活動,自己對環保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在以后的養殖工作中將更加嚴格要求排污處理,同時在生活中將節約用水、不浪費水資源。
推動環保
探索“1+N”模式
在本次活動前,巴渝公益對萬州區合作伙伴組織招募的近20名環保志愿者進行培訓,并提供環境教育教具,旨在以“郭村鎮+10個鄉鎮”的模式,通過經驗探索、傳幫帶相結合的方式,培養本地環保志愿者,推動本土化環保志愿服務組織的形成,從而更好地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
培訓中,巴渝公益主任鄭建介紹了當前面臨的環境形勢、現狀以及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指出常見的環境污染現象及對應的投訴渠道,分享了環境宣傳志愿服務活動案例,并結合衣食住行用介紹了一些生活中的環保小竅門,推動志愿者做一名綠色生活的踐行者。
據悉,巴渝公益將總結經驗,在下半年把該活動覆蓋至萬州區其余五十余個鄉鎮,并將走進涪陵、永川、黔江等區縣上百個鄉鎮開展覆蓋宣傳教育。
(高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