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無障礙入選網絡扶貧優秀案例,開創精準扶貧新思路
2018-12-06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近日,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案例入選了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指導、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新華網組織評選的“2018網絡扶貧優秀案例”。在扶貧成為國家戰略的今天,面向障礙人群的精準扶貧需要更多人的加入。
障礙人群信息獲取難題待解
數據顯示,我國有4000萬貧困人口,其中有1000多萬是由于殘障致貧。而障礙人群在我國更是超過2億,因生理功能受限,日常信息的獲取對障礙群體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信息獲取障礙導致的貧富差距變得越來越明顯,如何利用技術和互聯網方式,幫助殘障人士融入主流社會、實現脫貧,是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關。
信息無障礙研究會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的信息無障礙發展仍處于較初級的階段,大量互聯網產品忽略了數量龐大的障礙用戶,推動互聯網產品的信息無障礙化刻不容緩。”
聯動頭部互聯網科技企業
早在2013年,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就聯合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微軟(中國)發起了中國信息無障礙產品聯盟,組建了國內第一支由視障工程師團隊,還參與了多個信息無障礙行業標準的制定。
近年來,在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推動下,聯盟已經有47家相關單位加入,推動了包括微信、QQ、淘寶、支付寶、今日頭條、釘釘、隨手記、滴滴出行、鵬華基金A加錢包、華為EMUI等在內的40多個頂尖科技產品的數百個版本進行信息無障礙優化。
經過信息無障礙優化的的互聯網產品,已幫助1.6萬障礙群體得以在淘寶開網店,自給自足;27萬障礙群體得以淘寶網上購物,保障獨立生活;300萬障礙群體得以通過QQ在線社交,人際關系從家庭延展至社會;數百萬障礙群體得以使用滴滴打車,享有出行自由;100萬視障者得以通過百度搜索資料,學習更多知識。在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努力與推進下,使得精準面向障礙人群的“科技扶貧”“金融扶貧”正逐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