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教育心系公益,遠赴新疆傳遞愛心
2019-01-15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李慶
1月4日-1月9日,北京情系遠山基金會聯合北京市美疆助學基金會,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開展了“情系美疆-書山有路,與你同行”送教助學活動。作為情系遠山基金會理事單位,高思教育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身體力行為共享教育資源,改變中國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做出了有力嘗試。

“情系美疆-書山有路,與你同行”送教助學團隊在援助小學與師生合影
本次活動得到了美疆基金會、克州教育局、克州旅游局、萬向集團的大力支持。高思教育趙星老師與奧運冠軍王麗萍、基金會志愿者及各行業愛心人士一起,參與了送教入疆、同走上學路、家庭住訪、公益捐贈等豐富的內容,切身體會了當地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深入了解南疆的人文歷史與教育情況,搭建了內地優質教師與當地教師的溝通橋梁。這是繼“肩膀計劃”之后,高思教育公益支持首次由線上走到線下,也是高思教育出任“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理事后的公益實踐“第一步”。
“快樂課堂”,讓孩子體會學習的樂趣
在本次活動中,趙星老師代表高思教育,分別去到喀什地區伽師縣第二小學、伽師縣夏普吐勒鄉中心小學和恰依拉小學、距離邊境線僅有幾十公里的克州依達良小學,給孩子們帶去了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并與學校老師深入探討了當地孩子的學習狀態和授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趙星老師在課堂上與同學們深度互動
喀什伽師縣第二小學2017年開始全面進行國語教學,并第一次開始使用人教版教材,雖然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學校基本實現了“班班通”全覆蓋的現代化教室,但先進的教學硬件利用率不高,很多老師還是慣用“粉筆+板擦”的授課模式。趙星老師借助學校設備,利用多媒體資源,在課堂上與學生深度互動,成功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整堂課氣氛輕松快樂,教學效果顯著。這種“快樂課堂”的教學風格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老師的認可。

“快樂課堂”的教學風格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另兩所學校因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學生接受的教學資源不多,雖然教學硬件得到了政府及公益機構的資助,但師資力量較薄弱,國語老師偏少,無法用普通話正常授課。雖然有援疆老師駐校,但短時間的幫助教很難解決現實問題。趙星老師通過一堂實驗課作為示范,給當地老師提供了教學參考,打破了他們固有的思維模式,使老師們獲得了很大的啟發。
公益徒步,切身體會邊疆教育環境
本次公益活動,還組織探訪老師與克州師生參與了“同走上學路”愛心徒步活動,讓探訪老師們在惡劣的環境中,體驗當地開展教育的難度,以及孩子們克服困難艱苦求學的不易。

“同走上學路”愛心徒步活動
徒步活動由我國著名的競走項目奧運冠軍王麗萍帶領,30多位探訪老師從克州格達良鄉的曲干小學出發,歷時近4個小時,全程近25公里,途徑戈壁和鹽堿地,環境艱苦。趙星老師與隊友們在王麗萍老師的帶領下與鼓勵下,堅持行走,最終完成全程,獲得了王麗萍老師授予的獎牌。
“雖然過程極累,多次想要放棄,最后比先頭部隊晚一個小時到達終點,但在目標明確且路徑正確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更愿意堅持下去!”通過此次體驗,趙星老師深刻感受到邊疆學生的不易,更加堅定了他將優質教育帶到此地的想法。
互動交流,令優質教育資源落地生根
在新疆探訪期間,趙星老師多次與當地教育部門及老師進行交流,在了解到當地一些教育問題后,趙星老師表達了希望通過高思教育的“雙師授課”模式給孩子們上課,以美疆基金會的“美疆班”作為試點班級,輻射喀什地區伽師縣及克州地區的一市三縣。并希望以高思教育的教師為主,與當地的老師們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分享高思教育的優質教研產品,幫助提高當地老師的教學水平,將更多的“雙師課堂”帶入新疆,讓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好地落地生根。
“如果有互聯網課程的加持,把教育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引進新疆,無論對于老師本身素質的提高,還是對于學生眼界的開闊,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流著高思血液的趙星老師堅信,在高思教育的支持下,偏遠地區的教育水平將會快速提升。

趙星老師與新疆小學生交流
一直以來,高思教育在追求教育創新的同時,還持續為全國偏遠山區的孩子提供更多支持。2018年5月,高思教育推出公益助學項目“肩膀計劃”,通過“雙師課堂”讓優質的教育資源與貧困山區有效連接,滿足了偏遠地區孩子對新知識的渴求,給他們的未來帶去了更多可能。“肩膀計劃”和“情系美疆”活動,只是高思心系公益、推動教育的第一步。未來,高思教育將繼續發力教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將教育、科技和人密切結合,聯合行業優質教育資源,實現互惠共享,為教育公益貢獻更大的力量,更好地打造教育公益新生態,和教育界同仁并肩共建教育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