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全村脫貧致富 西瓜視頻創作者巧婦9妹獲評年度三農人物
2019-01-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1月28日,第15屆“改革開放40年——致敬三農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今年的十位年度三農人物中,有一位特別的獲獎者。一年多以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農婦,而今她用短視頻帶動了全村脫貧致富。她是西瓜視頻創作人、今日頭條三農合伙人巧婦九妹——甘有琴。
評委會評價她為新時代的新農人。頒獎詞稱,她足不出戶,也能賣出15萬斤農產品,年銷售額達到兩千多萬元。她是鄉親們口中的“農產品帶貨王”,幫助農民化解了眾多農產品滯銷難題。
談到自己的變化,甘有琴說,她原本和每個廣西農村的農婦一樣,每天種田、做飯照顧孩子和老人。直到2017年5月,她在大學畢業的侄子幫助下,開始以“巧婦9妹”的稱號在西瓜視頻上發布短視頻,分享自己的農村生活日常。沒想到這些質樸的農家內容,在西瓜視頻上大受歡迎,不到一年的時間,她的粉絲數就已經突破了200萬??吹剿诠麍@摘果的視頻,網友們紛紛表示,也想要嘗嘗當地的水果。
“我的家鄉廣西靈山是有名的的水果之鄉,荔枝、百香果、皇帝柑……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水果。看到網友們這么說,17年中西瓜視頻上線“邊看邊買”功能時,我就把皇帝柑放在了上面銷售,沒想到一個星期賣了九萬多斤。”甘有琴說。
據介紹,做電商初期,甘有琴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倉儲、售后、物流她和當地縣政府一個一個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如今,“巧婦9妹”品牌已經通過網絡幫助全村賣出超過300萬斤水果,成為靈山縣最大的電商。
記者了解到,以當季的荔枝為例,2018整個靈山縣的荔枝產量大約有1億斤,其中質量中上等、適合外銷的大約有1000萬斤,而“巧婦九妹”一家就可以幫助消化100萬斤的量。比起市場價,他們通常會每斤多出5毛左右。
而往年,因為交通不便和銷售渠道偏少,當地水果經常遭遇滯銷,很多當季水果沒來得及運出,只能爛在林子里,果農辛苦又收入低。
“以前我們村很多水果因為滯銷,果子爛在地里沒人要,而現在看到銷路了,今年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選擇回來了。”對于村里的變化,甘有琴格外高興,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家鄉的經濟條件好了,年輕人可以回到家鄉,不要讓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里。
2018年7月2日,廣西農業廳聯合今日頭條在靈山縣蘇屋塘村舉辦首屆三農創作者大會。大會上,今日頭條推出補貼三農信息的金稻穗計劃,擬在一年內至少投入5億元補貼三農創作者,助力三農信息普惠。首批聘請的四位“三農合伙人”就包括了“巧婦9妹”甘有琴,她將至少獲得價值100萬元的站內流量,用于扶貧。
如今,不止靈山縣,廣西不少村莊遇到水果滯銷難題,都會來尋求甘有琴的幫助。她表示,能幫助各地的村民們將這些水果,也要感謝西瓜視頻通過人工智能將這些水果的視頻分發給了有需要的人,讓更多人也能看到水果的信息。
“我的打算是希望用我的影響力帶動所有的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甘有琴說。
致敬年度三農人物活動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CCTV-7農業節目)主辦,CCTV-7《聚焦三農》欄目承辦的。自2005年伊始,如今已是第13屆。推選出了袁隆平、莫言、吳仁寶、李登海、陳士渠、劉震云、陸永康、唐山十三兄弟等一百五十多位三農領域的杰出代表。
這些獲獎者們都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推動著我國農村、農業的發展,他們傳遞樸素的精神和力量,展現了為精準扶貧一諾千金的力量;學術報國、種糧報國的力量;堅守信念的力量;守望相助的力量;扎根沃土,推動文藝創新的力量……這些三農人物用“平凡中的偉大”,鋪陳出信仰的底色、架構起了三農中國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