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2月11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兒童福利與保護研究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2018年兒童福利與保護十大進展及六大發展趨勢》,對我國兒童福利領域的最新動向進行了總結和研判,本報將其中重點進行摘錄,以饗讀者。
2018年兒童福利與保護十大進展
兒童福利政策環境持續優化
2018年是我國兒童福利與保護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尤其在困境兒童救助、未成年人保護、學前教育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2018年,我國在兒童福利生活保障、教育發展、醫療健康、兒童保護和兒童福利引入社會工作五大領域共出臺47份政策文件,普惠型、專業化兒童福利與保護體系建設取得進一步發展。
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基本形成
2018年中國司法大數據顯示,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相關案件年均增長10.46%。2013至2017年,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呈總體上升趨勢,從2013年的8.3萬件增加至2017年的11.8萬件,年平均增長率達10.46%。
2018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共青團中央共同簽署了《關于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的合作框架協議》,在依法辦理案件的同時,建立跨部門、多專業的社會支持體系。3月,最高檢印發《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意見》,八類司法過程中陷困境未成年人將獲國家司法救助2018年底,最高檢設立未成年人檢察廳,由第九檢察廳專門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全覆蓋
2018年7月10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自此,我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有了專項政策規定。全國各地發文落實國務院政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31個省份均在本地下發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意見。
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提標
2018年各地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明顯提高。從全國情況看,集中養育孤兒平均保障標準比上一年增長10.1%,社會散居平均保障標準比上一年增長8.2%。
此外,全國22個省份探索建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北京、天津等19個省份明確保障標準。重慶、內蒙古、廣東3個省份建立省級專項保障,黑龍江、廣東明確提出建立津貼的自然增長機制。
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成效凸顯
2018年,各地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國發〔2016〕13號),截至2018年底31個省份全部出臺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政策規定和保障措施。2018年,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信息管理系統全面啟用,31個省區市全部完成農村留守兒童信息采集及數據錄入工作。同時,地方多舉措積極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在加強財政投入力度、注重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等5個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
兒童白血病救治機制初建
2018年,我國兒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機制已初步建立。2018年8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兒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的通知》,啟動兒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這是我國第一次出臺專門針對兒童白血病救治的政策文件。至此,通過完善診療服務網絡這一途徑來攻堅兒童白血病的舉措正式進入國家法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16個省份的衛生健康委員會已對《通知》要求搭建本地兒童白血病診療服務網絡。
各地出臺獎補政策推動學前教育
2018年,26個省份出臺獎補政策推動普惠性學前教育。截至2018年12月,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天津、河北等26個省份在全省或省內部分地區出臺獎補政策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西部地區12個省份中11個省份出臺了獎補措施,在普惠性幼兒園獎補政策的探索方面領先全國,推動了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有效緩解“入園難”。
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民辦教育
2018年,多省份因地制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民辦教育,教育基本公共資源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2018年12月,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2個省份出臺省級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發展。
我國兒科醫聯體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經建立兒科醫聯體28個,東中西部兒科醫聯體的設立分布均衡。
兒童福利機構與服務水平提升
2018年,我國兒童福利機構與服務社會化水平穩步提升,兒童福利機構數量和床位數量相較2017年均有所增長。根據民政統計數據顯示,從兒童福利機構數量上來看,2018年全國共有469家,相較2017年僅增加5家。但是在床位數量上相較去年有大幅提升,兒童床位數為94850,提升5.83%。
《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進一步從政策層面促進兒童福利機構社會化,明確將父母沒有監護能力且沒有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人的兒童、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兒童、法律規定應當由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的其他兒童全部納入到兒童福利機構服務對象當中。
政府購買服務兒童項目持續穩定
2018年,政府購買兒童類社會組織服務金額和數據量均占總數的31%左右。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共計463個,購買服務總價值為1.81億元。超九成省份已經出臺政策支持政府購買兒童類社會組織服務。總體來看,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在兒童領域開始進入規范化、法制化發展階段。
2019年兒童福利與保護六大趨勢
兒童社會工作服務將全面普及
2019年,我國兒童社會工作服務和兒童之家普及將持續成為基層兒童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拓展點。2018年,全國31個省份全部出臺困境兒童保障工作意見,為基層全面普及兒童福利和保護服務體系奠定基礎。此外,截至2018年,兒童之家已經建設17.1萬所。2019年兒童之家建設有望被更多省份納入基層兒童福利工作重點。
二孩福利政策將進一步探索創新
2017年,全國二孩出生人口占當年出生人口的比例首次達到半數以上。二孩出生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在我國人口增長中占據重要地位。2017年二孩占比首次超過當年出生人口總數的半數,達到2017年總出生人口數的51.2%。鼓勵生育政策的嘗試和針對二孩的福利政策傾斜將繼續成為2019年社會關注熱點問題。
兒童侵害防治工作尋求突破
2018年,多起性侵兒童的案件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進而引發關于如何提升家庭、學校、服務機構以及全社會的兒童保護意識、完善相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兒童遭受性侵以及專業化處理等深層面的探討。2019年,隨著《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18〕28號)、《教育部辦公廳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通知》(教督廳函〔2018〕9號)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落實,兒童侵害防治工作將進入專業化快速發展階段。
9+N免費教育將逐步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20個省份實施“9+N”免費教育推進學前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十九大”報告提出,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2030行動框架》指出,各國應確保提供12年免費的、公共資助的、全納的、公平的、有質量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積極探索“9+N”免費教育符合國際主流做法。2019年,“9+N”免費教育將在全國持續推廣,逐步實現全覆蓋。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全面落實
目前,我國針對全體殘疾人已出臺《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國發〔2015〕7號)等法規政策,對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也提出了明確要求。2018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更為我國殘疾兒童康復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9年,各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和配套措施將全面落實,殘疾兒童康復制度將實現全面覆蓋。
兒童社會捐贈總額大
兒童類社會捐贈總額大、數量多。兒童教育和兒童醫療類項目是捐贈重點。
2018年大型捐贈項目總額為6.72億元,兒童醫療捐贈占61.61%,為4.14億元。兒童教育類捐贈數額次之,為1.18億元。2019年,隨著社會捐贈領域和數量的增加,金額分配也將走向多元化發展之路。
(據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